第五百八十章 青岛之战(四)(2 / 7)
口径都要强于德国,但在进行一对一对抗的前提下,均要甘拜下风,特别是战场生存能力上,各海军强国主力舰均落于下风。
德国人对于他们的青岛防御体系十分骄傲,他们唯一的短脚就是崂山湾跟附近几处不在德军防区内的浅滩,英日联军一旦从那里登陆,势必将包围青岛。日本对于青岛几乎是势在必得,因此可谓是举国之力来攻,一旦青岛被围,陷落只是早晚的事情。但因为中国方面虽然没有向日本宣战,但民族主义者出身的那位大总统显然也不愿意这么轻易的就放弃了青岛,已经派遣了军队补上了德国的短脚,现在,英日联军除非下定决心将中国拉入战争泥潭,不然,英国人跟日本人就只能正面硬啃青岛要塞。
联合海军想用舰炮摧毁炮台并不容易,青岛炮台经过一年多的加固后显得异常牢固,只有在1万米以内用188mm口径以上主炮的炮弹直接命中才会造成实质性损害,要想造成毁灭性打击,至少需要11英寸舰炮在7000米内或12英寸舰炮在7500米内准确命中,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要说敌方舰队没有准确的炮兵校正,就是有也可能因为距离不够而无法使上力气,若是攻得太近,分明就是炮台的靶子。要塞炮虽然不及舰炮身管长,射程也没有同口径舰炮远,但炮台所处的位置较高,居高临下的射击威力可以有效弥补射程不足,而舰炮则要从下往上开火,最大射程会受到影响。一来一去后,英、日的优势便逐渐被蚕食了。
“已进入舰炮最大射程,是否开炮?”周防号作为加藤所在的旗舰,负责整个舰队的数据传输和炮兵校正,否则各舰自顾自射击将难以压制炮台火力,因此专设联络官统一指挥。
“立即开始攻击,各舰降低速度,力求稳定性和准确度,但最低航速不得低于8节,以便有充足地机动力……”加藤手持望远镜在仔细观察,周防号高大的桅杆上同样也有技术军曹在观测。
炮弹离膛而出,胶州湾日德第一次大炮战开始打响。
日本舰队地火力虽猛,但由于缺乏有效地观测与校射手段,整体看来是得势不得分,要么因为测距时没有估算好射程而落到了海中,要么就高高地越过德军炮台地顶部而在其身后较远处炸响。由于炮弹落地时巨大地爆炸声和掀起地满天尘土砂石,和正中炮台地射击效果几乎相同,让桅杆上负责观测的军曹不知所措。犹如抓瞎一般在短短地十多分钟内,日英联合舰队已对原先进行模糊定位的德军各炮台进行了数次齐射。但几百发炮弹居然无一命中,最近地一发爆炸点也在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