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 一触即发(二)(9 / 10)
们的拒绝,他们认为吞并比外交上的胜利更符合帝国的利益。甚至在最后通牒限期四十八小时才刚向塞尔维亚传达的时候,他们的军队便已经在塞尔维亚边境动员了。
在公布最后通牒之后,传来了同塞尔维亚破裂的消息,这引起了欧洲大陆的惊慌。俄国警告奥匈帝国,攻击塞尔维亚会引起俄国的立即动员。但奥匈帝国仍固执的认为,六年前的一幕还将重演(1908年,当奥匈帝国吞并俄国的“小斯拉夫兄弟”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时,圣彼得堡感到无可奈何的愤怒。那时沙皇政权由于在日俄战争中败于日本,接着在1906年又非常困难地镇压了革命起义,无力阻止奥匈帝国的扩张。),奥匈帝国的将军们甚至只安排了对塞尔维亚可能持续三到五天短暂战争的‘军事计划’。
奥匈帝国的军事行动得到了德国德军总参谋长的支持。毛奇将军坚持认为,“难得的有利形势应当用来进行打击”,强调“法国的军事形势是十分困难的,俄国没有自信心,而且今年的时机是有利的”。
柏林的外交大臣戈特利布·冯·雅戈认为,奥地利的大胆加上德国的支持,“最有可能使俄国安静下来”。沙皇外交大臣萨佐诺夫对这一威胁的反应是不祥的:“俄国不能容许奥地利打垮塞尔维亚,变成巴尔干半岛诸国中最占优势的国家”。历史的真相永远都被胜利者所随意书写的东西所掩埋,没人知道同奥皇一样,德皇威廉二世为奥匈帝国局势的骤变而紧张,他在日记中写到:“哦上帝,一切都糟糕透了,我们可能真走到了(战争)边缘。”并随后要求贝特曼·霍尔韦格总理出面为俄奥两国从中周旋,试图通过商讨来解决争端。
但,德国国内,他的诸位将军跟国内容克贵族及垄断资本家们轮番求见他,德国军方甚至要求立刻进行战争动员,以响应跟支持他们的盟友奥匈帝国。
德皇说服了他的将军们,他借口需要联络意大利的盟友一同发力,并在随后亲自向意大利王室跟意大利政府各自拍发了一封电报,请意大利从中周旋。
可惜,这两封机密电报很快便出现在了法国人的报纸上,法国总理勒内·维维亚尼在报纸上拿着电报纸嘲笑德国人还没做好战争准备,只要法兰西共和国向其施加影响力,德国人必将屈服。
遭到了仇敌法国这样的羞辱,德国国内各界群情激奋,威廉二世的将军们要求立刻出兵法国,将勒内·维维亚尼抓来制成汉堡。德皇一边惊怒意大利的背叛,向其问责却只得到意大利国内‘有间谍’的淡淡回应,德皇虽然震怒但总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