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八章 银元(1 / 6)
徐世昌如此开口却也实属无奈,他还一直在以过去的老眼光看待问题,难免是要吃亏的。
袁世凯尚且在的时候,纵使是全盛时期,北洋集团也不能做到完全摒弃矛盾团结一心,内部还分为文派、武派,袁系、段系、冯系等等数个派系,也因此徐世昌才认为新总统总是实力强劲,几位亲自任命的内阁总长也不见得就与他一心了。由他以内阁总理的身份主持‘统一货币法案’很明显将加强内阁各部的威信,怎么看都是互利的事情。
可惜,他一来算错了胡瑞霖等跟随李汉许久的老人对他性子的了解,他这人是最见不得背叛,当初麾下汤化龙便因为私自接触日本联络议会稍微露出了一些二心,结果便遭遇了其长达大半年的软禁。雷霆手段之下,李汉麾下的老人都对他的性子摸得比较清楚了。知道他该放权的地方舍得放权,但是有些需要他亲自点头的,也绝不能乱碰。货币跟财政毫无疑问,是需要他亲自点头主意之一。
周学熙、陆征祥、唐绍仪等几位都是历经沉浮的老政客了,最年轻的陆征祥都明白,现在国内这局势,必须李汉才能收拾,而且自新总统入主中央之后,他这个外交总长也跟着沾光逐渐硬了起来,两相对比自然更加贴近新总统,不愿意再闹什么总统总理之争削弱了自己。唐绍仪这人也是曾经留学海外的归国者,当初他能跟袁世凯交情莫逆,也是对于强人政治比较推崇的。这两年自从丢掉了国务总理的位子之后,他也仔细的反思的一段时间,尤其是过去几年间国内接连不断的派系战争,更是令他真切的感觉到了,短时间内民国国内不具备立刻推行美式三权分立的条件,同李汉有过接触之后,他便改为支持这位新总统暂时以强势手段镇压中央跟地方的异声,先把国内的这段乱局理清。
至于周学熙,他其实是最好解释的一个。周学熙跟徐世昌、盛宣怀走近不假,但盛宣怀因为几年前的铁路国有得罪了太多人,虽然得到了过渡内阁跟临时大总统的支持做了民国临时副总统,但国内对他的反对之声一直都没断过,也是因此,盛宣怀这几个月来一直待在他的副总统府内,除了偶尔露面参加一些会议之外,尽可能的消失在国民的视线中,以时间来淡化自己身上的不良名声。周学熙曾经是袁世凯的心腹,北洋的钱袋子。可是袁世凯死后,打他名下北洋系资产的人可不少,段祺瑞是最眼红他麾下产业的一个,甚至多次借口周名下的私产乃是老帅当年调集北洋经费发展,要求‘充公’以作为北洋系东山再起的经费。
周为袁世凯经营了近二十年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