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巨头北上(2 / 7)
的时光里国内的局势居然如此发生了如此重大的变化,地方实权派李汉揭竿而起击败了掌握中央大权的袁世凯,再结合之前李汉的种种战略。他一方面进一步的认识到了革命力量的涣散和不成体系,另一方面也感叹李汉为首的西部国防系的强劲,更对于那个表面上坚如磐石的袁世凯政府在短短大半个月里就土崩瓦解表示吃惊。要知道,大多数人对护国战争的前景原本并不看好,认为李汉莽撞起兵虽说占据大意跟工业基础上的优势,但哪怕是最大胆的预言家也没有预见到胜利是如此容易,孙雯同样也没有预见到,不仅如此,他对于自己的能力和信心也有所怀疑。
为此,他曾在发往南洋,请黄星出山助他的信里感慨道:“……今国内之势宛若雾里云烟,文虽不才,自认学究半车,尚不能读懂百一……唯有一叹袁慰亭之死,二叹李易之之才,再叹李易之之外交,若逐条学习,未尝不能有所作为……”
黄星虽说因为跟孙雯之间的政见不一愤而南下,但两人毕竟是配合了多年的老战友,彼此之间的联络只是中断一时,气消了之后便重新恢复了联络。南洋距离国内不远,黄星一直都在南洋地区关注着国内政局的变动。许是对李汉这个年轻人的观感不错,他费了一番心机研究他的崛起过程。因此对于在吃惊于他的快速登上最高权力舞台的同时,但更多的是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感。在他看来,这个年轻人完成了革命党想做而做不到地事情,他有着极强的民族自豪感,并且每一步迈出去都在计划之中,便是跟洋人合作或者贷款,也没有出现北京政府的种种弊端,这个国家由他来治理未尝不是国家之幸。黄星是位坚定的民族主义者,他始终坚持认为中国内部的事务最好由中国人自己解决,袁世凯虽然可恶,但还没有到非引入外国势力的地步,他对老伙计孙雯企图依靠日本力量进行反袁革命的立场一直十分反对,这也是他和孙雯之间最终走向不可调和的主要矛盾,眼下李汉取得了胜利,他的的确确可以松口气了。
说真的,孙黄二人再聚首真是不容易。黄星自从不满孙雯强令所有入党会众宣誓向他效忠,并且不惜暂时牺牲满蒙的利益换取日本政府的扶持,出走南洋之后两人已经只有私交之情没有同志之谊了。所以,当孙雯派人抵达南洋去请他的时候,黄星先是直接拒绝。后来直到多位故友跟南洋本地一些富商恳请,他方才在儿子的再三恳求下重新回国见孙雯,两大革命巨头相隔了大半年之后重新碰到了一起。两人在福建的相处只有短短还不到三天,就传来李汉接管北京、南北和谈定稿、李汉就职过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