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夷制夷(2 / 6)
很明显,从这火车上数十辆很明显以国内的工业跟军械技术很难制造出来的钢铁怪兽身上,他敲到了南北之间的差距。川鄂等地在落入李汉手中之后一直致力于发展工业的事情他是知道的,可是尽管知道工业对于这个国家的重要性,但是在去年双方在安徽、河南的接触之前,无论是他跟北洋都对于南方跟工业的发展太过疏忽了。在李汉统治区的工业基础正一点点扩大变强的时候,北洋军又准备了什么?
大量的财政没用于支付北洋军嫡系的高福利跟政府高官花销,再不就是用于政治收买等等,北京政府用于工业投入的资金并不多。结果一旦遭遇大战,武器装备除了少量自产的外,大部分都要向英国、日本买,就这还被一些人吃了回扣。北洋在满清官场里混了这么多年,基本上就是一个缩小了的满清官场,陈规陋习已将这个军事集团腐蚀成了利益集团,那么一点可怜的军费中,能有一半真正投入到战争准备中去就已是硕鼠们高抬贵手了。指望那帮人能有什么超前的战略眼光,无异于痴人说梦。
现代战争,越来越依靠军事科技的进步,国力越强军力越强,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讲,国力虚弱,无力自行研发新式武器,所以只能依靠外国进口。可是铁甲车这种东西显然不是说进口就能进口的,就跟西部装备的飞机一样。列强国家也不是每一个都掌握了这种利器,至少执掌陆军部的段祺瑞便亲自经手了向法国采购飞机,他很清楚在飞机一项上,西部装备的那两种飞机,可能就只有德国这个公认的欧洲第一强国才能制造得出。这无疑又令他开始担心起了李汉跟德国之间的关系,倘若他真得到了德国一方的全力支持,那么……北洋莫要说东山再起了,恐怕还能坚持多久不被他消化吞并都是个问题。
望着眼前的那列刚停稳的火车,在头顶轰隆的飞机声中,段棋瑞一时之间心中百感交集。
就在段棋瑞台上走神的时候,在离他不远的站台上,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与德国驻华公使穆默也饶有兴味的欣赏着眼前的这些个工业时代的杰作,芮恩施倒也罢了,不明底细的他还在旁敲侧推德国人制造的这种新式武器的数据。只有心知肚明的穆默两眼放光的盯着火车一边接话一边不断的审视着战车。对于中国人已能自行制造这种绝对能够改变一场战争的战争利器,他们这些对李汉十分了解的德国外交官们都感到有些不可思议,虽然这些个战车看上去有些粗糙、丑陋,而且所采用的装甲钢皆是同德国采购,不过一想到这个国家几年前还是个连火炮基本上都要进口的国家,他就不得不感慨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