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应对(上)(2 / 6)
中成为军粮),见西部粮价依旧低廉,以为有利可图,纷纷吃进,甚至疯狂到说“来多少吃多少”的地步,拼命向钱庄贷款支付款项。一边打着控制粮源维持山西省内高粮价而从百姓身上渔利的想法,另一边未尝没有趁机囤积粮食,以便应付未来再一次的武昌跟北京之间的碰撞。
某种意义上来说,晋商的眼光的确不错。只可惜他们太小瞧了西部高产的杂粮产量了。自前年掌握了陕甘跟青海之后,军政府的垦荒建设兵团在各地弄出了不少的农场,采用的都是半机械化规模生产。各大农场知道山西高价收购后,得到了武昌的批准之后,短短一个月经黄河水道便向山西输送了近万吨低价杂粮,从跟北洋政府走近的晋商手里掏走了大量的银子。
输入大于卖出,山西本地势力只坚持了不足两个月,山西省内粮价便直线下跌。那些投机商吃不住了,纷纷往外抛手里的粮食,这一抛带动了各大粮商手里的粮食跌价,造成了恐慌心理。有一段时期山西的粮价,甚至比全国粮价最低的湖北还要低一些,结果西部不但大赚了一笔,还击垮了山西省内的很多投机商、粮商,连带着连跟袁世凯的北洋政府走近的晋商钱庄也倒闭了不少。这可为李汉未来建设山西奠定了基础!
事实上,指挥年初那场山西粮食购销战的就是带着李汉的秘密任务,一年前就给他打发去了陕西任职陕西民政长的陈天祥。而此时,他正因为李汉抵达山西视察,而临时从陕西赶来,向他汇报一些情况。
“山西现在粮价几许?”
“许是之前的战事影响,山西这段时间粮价有些回升,不过咱们护国军能这么快就拿下山西,导致本地粮商没能抬高多少。现在山西省内我西部输入的杂粮面粉价格每担(100斤)两块七分,山西本地白面每石(约160斤)五块九分、大米每石七块四分。这几个月来山西省内粮价如此大起大落,对山西百姓有利也有不利啊!”陈天祥叹了口气,“本来粮价下跌是好事,但如果谷贱伤农,可就不好了。”
李汉呵呵一笑,“你这臭小子也学会抒发感慨了,行啦行啦……你在陕西学得那套政客的把式别在我面前卖弄了。”
陈天祥到底曾经做过他很长时间的副官,当时李汉的身份也不想现在这么显赫,所以还是他之前的几位副官对他虽然尊敬但还带着一些亲近,如李东来、马荣成、陈天祥三个都是唤他‘先生’,而蔡庆跟现在的一帮机要秘书,哪个不是正儿八经的称他‘巡阅使’或‘总司令’。
陈天祥当然是玩笑了,但他的话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