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和谈(二)(1 / 4)
脑海中快速转过了许多念头,朱尔典深看了一眼,点了点头,“可以,既然是巡阅使阁下的要求,那北京那边我们会去做相应地解释工作。但是我们希望军事行动能够尽快停止。护国军的进兵底线也如同您所说的,不在主动发动进攻,维持在今日的战线后撤两百里处。”
“可以,但后撤两百里战线的规定仅仅只引用于北线,在江苏除非等到和谈结束,否则护国军拒绝后撤一米!”
朱尔典微皱眉,只是见他态度强硬,知道恐怕很难逼迫他在江苏问题上妥协,只好不谈这一问题,道:“那么我们接下来探讨一下战事结束后的政局安排,照理说我国是不应该干涉中国的内政,但作为一个在华多年对中国人民怀有深厚感情地老朋友而言,我还是代表大英帝国,希望能和巡阅使交流一下看法。毕竟将来我国免不了要跟贵国新政权打交道的。”朱尔典地话虽然娓娓动听,但在李汉耳朵里简直令人作呕。
什么不干涉中国内政?什么中国人民地老朋友?全是扯蛋的鬼话,从鸦片战争至今的半个多世纪,英国人在中国做了多少伤天害理、散尽天良的事情了,这样的话也只有无耻的政客跟厚颜无耻的外交官们才能说得出来。
他面皮微微冲动一下,不过两年多来的苦练总算是令他掌握了政客的基本素质,恍若没有听到从朱尔典口中说出过这般无耻的话一般。
朱尔典没有发现李汉的微微表情变化,还是顾自己滔滔不绝地说下去:“对于巡阅使阁下地胆识和作为,我是十分钦佩地。作为在中国有重要利益地国家,大英帝国显然也很原意和聪明人打交道。”
“领事阁下的意思是?”李汉接了一句。
“我的意思……哈哈,巡阅使阁下,应该说是我国的意思!”朱尔典眨巴着狡黠的眼神说道,“阁下难道真的不明白?”
政客藏头遮尾的话最讨厌了,李汉一时拿捏不准他的意思,便打了个哈哈:“对于目前局势,我国的有志之士同和领事阁下跟贵国一样表示关切。我们发动护国战争,为的是匡扶正义、铲除奸贼,为的是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目前这种无政府状况显然不符合各方面地利益。都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我作为护国军的统帅。对于眼下国内的糜烂局势理应负上部分责任,袁总统遭遇歹人暗害,当前国内若说能力堪比李某的恐怕少有几人,万般无奈之下理应暂时打点国内政局。至于以什么名义,我还没有想好,在这个过渡期间,我将重新规划各部职能,整顿地方秩序,恢复各省各地生产,发展工业、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