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 海军决定(1 / 4)
漆黑的夜幕中,一支庞大的舰队在向前缓慢的航行着。旗舰“海容”号地舰长室内,围坐着一帮高级军官,无一不是一身戎装。惟有中间坐着的两位一身便装,只是舰长室内,一群海军将领却没有一人敢质疑这两人为什么会坐在那个位置。
舱门啪啪响了两声,门外副官报了一声道,随后推门进来了,在中华民国海军次长兼南下平乱海军总司令汤芗铭耳朵边悄悄耳语几句放下一张电报纸便就退出了房间。汤芗铭的脸色未变,站起身来恭敬走到围坐在众人中间的那个年老者身边,道:“老帅、兄长,舰队已按照你们两位的要求,往上海驶去了。预计两三个小时候我们便能抵达上海。这里有一封来自北京的电报,您看……”
原来被一众人围坐在中间的两人,那个年轻一点,留着一头齐根断发的赫然是曾经因犯了李汉的忌讳,被他关押了大半年的汤芗铭的兄长汤化龙。他此时看上去面色有些红润、比起一年前似乎还要白胖了一些,显然不符合外界谣传的被李汉关到某处苦劳服役的悲惨。如果说一群海军将领们尊敬他是因为他是汤芗铭的兄长,并且身上还领着李汉的命令,那么对于另一位年长者,他却是完全当得上一众将领的尊敬。
无它,盖因此人名叫萨镇冰,前清时期的海军大臣兼海军提督。
汤芗铭等之所以尊敬他却不是没有道理的,辛亥年武昌起义后,萨镇冰奉命率海军前往镇压,协助陆军大臣荫昌反攻。汤芗铭当时就在萨镇冰的船上给他当参谋。后来其兄长汤化龙任了湖北军政府的民政长,他亲自给汤芗铭写了封信劝其策反海军。汤家兄弟感情极好,加上这汤芗铭也想赌上一把,于是广泛联系官兵,号召在海容舰召集各舰军官密谋起义。
本来这起义是成功不了的,因为当时不但海军提督萨镇冰亲自坐镇海军,而且他也对自己的年轻参谋的举动了若指掌。只是这萨镇冰先后经历马尾、甲午两大海战,眼见满清的腐朽也是对满清失望了,他不愿意再伤民族骨血,于是主动卸了职把海军移交给汤芗铭指挥,这才铸就了汤芗铭的‘援汉功勋’身份。
也是因此,汤芗铭对萨镇冰表现的十分尊敬。
辛亥革命之后,萨镇冰自感有愧前朝,于是拒绝了袁世凯的邀请,辞了海军总长之邀,留在上海任吴淞商船学校校长,这一任便是两年多的时间。这两年来他目睹了国内政局的光怪陆离,更是感叹国势衰落。在李汉想到了他,命令护国军上海驻军司令部邀请他出山,劝说海军投降护国军之时,他爽快的应下了这苦差事,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