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超陆权强国 > 第四百四十二章 讨袁败局与建设银行

第四百四十二章 讨袁败局与建设银行(6 / 7)

银行对几个依托租界的大城市已经开始进行金融整合,利用优势地位完成旧时银钱业的转轨,并趁机奠定西部在国内金融业内的地位。

建设银行对旧时银钱业的第二个打击在于“洋厘”利润的消失,民国原本惯用外国银洋,继而自铸银元,但由于本国白银产量很低,所需白银始终依赖进口。进口的白银,主要存在外商银行之手,即便西部储备银行也只有不足一千七百万的储备,比起动不动便是千万甚至数千万的花期、汇丰、德华、华俄道胜等银行,完全不占优势。正是因为如此,洋行借此控制了民国白银供给量。又由于对外贸易长期入超,贸易收支总是赤字,更加加剧了白银短缺的敏感度,使得银行存银有以少博多的力量。庚子以后,赔款和偿付外债银两集中上海,洋人银行因控制汇价,亦有力控制这批银价。所以,近些年来民国的一些重要的股灾以及经济困难,虽说是由中国经济和金融业的发展决定,但是真正的幕后黑手,基本上都是背后阴谋操控中国银价变动的各大银行。

由于清政府时期记账单位通用银两,而外国银行的白银储备都是银元,这银两和银元之间的兑换比例就成了一个每日上下浮动的数字,称为“洋厘”。这个比例就个别交换而言,基本是稳定的,但涉及数额大时,就变成了一笔可观的利润。寻常百姓民完全可以不用管这些,对他们来说,铜元和银元间的兑换比例更有意义。但是若对于中国的商家跟民间的新型民族资本而言,却无意是致命的。洋人完全可以通过操控银价的变动,将他们的价格优势变没,从而将本该作为抵挡洋货倾销主力的民族资本一点一点的侵蚀。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的一战后洋人卷土归来之后,已经发展壮大的民族资本毫无抵抗力便缴械投降的主要愿意。生产工艺上的差距都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因由。

等到建设银行强力介入,特别是具有纸币职能的储备银行券发行后,在与西部之间的商品往来便可以使用储备银行券交易,然后到上海等地的建设银行换算成银币。如此,银行券的使用空间迅速扩大,再加上建设银行上海支行实力雄厚,银行券可以方便的兑换成银元和外汇,使得货币更加坚挺。在还有一层意义上,由于西部工业品跟军购都是跟银行券挂钩,加上西部掌握大量的马克跟美元贷款,在西部几省内这么大的外币贷款根本用不着,全部交易给了上海支行,可以方便动用,“洋厘”市场逐渐萎缩,加之江浙沿海两省在经济上和西部相互依赖度的加深,已经为西部金融影响力进入上海这一市场奠定了基础。

出台这么高地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