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动(4 / 7)
将民军彻底赶下江去的时候。当晚,荆楚镇守使李汉接湖北军政府大都督黎元洪之请,率军星夜赶赴汉阳,趁清军不备调炮营开道,击溃来犯之敌,至午夜,已将民军防线重新推向了汉阳城西的十里铺、徐家湾一带,并分兵一部,呈扇形展开,扑向琴台方向,进行火力侦察和战术牵制。
当夜,清军不甘心就此放弃战略优势,重新组织约三千人自十里铺处强攻民军阵地,第十标不查之下,遭失利,已退守七里庙。随后李汉命炮营于方才攻克的黑山设立炮兵阵地,策应进攻十里铺,交战至五更天,清军损失惨重之下,被迫让出十里铺,民军拿下十里铺重新构建防势,不再继续进攻!
琴台方向,清军令清将何丰林督二营以镇守琴台,第九标尝试进攻未果之后撤回,停止继续进攻琴台。
至此,由段祺瑞指挥的,持续多日的汉阳战役以攻陷汉阳大半民军阵地,掌握了汉阳战场主动权宣布告终。民军丢失除十里铺至黑山至徐家湾一线外所有阵地,陷入被动局面之中!
不过清军可没有汉阳兵工厂可以就近补充物资,导致随后的两日之内,两部战事都只能维持在千人以下的小冲突之中,在北方清廷的炮弹跟子弹等军资未送到之前,清军炮营只能对着民军于十里铺一线新搭建的几处炮台无能为力!
1911年11月27日之所有将成为未来历史书上需要大书特书的一天,不仅仅因为汉阳战事,在这一天,另一场决定了南北议和局势的战役也跟着打响了,那便是由江浙联军发起的南京战役!
继十一月初的第九镇进攻南京失败后,第九镇统制徐绍桢赴上海与革命党洽商。上海都督陈其美与江、浙各省起义将领集会,后决定组织江浙联军,攻取南京,支援汉口、汉阳保卫战,发展东南各省的革命形势。会议推徐绍桢为总司令,设司令部于镇江,设总兵站于上海。
借着从十一月中旬开始,各处革命军陆续集中于镇江及其西南地区,总兵力达1.4万余人。联军的作战方案是先驱逐南京城外清军,夺取各要塞炮台,再攻取南京城。具体部署是以淞军为右翼,攻乌龙山及幕府山炮台;浙军为中路,由麒麟门进占紫金山,向朝阳门、太平门进攻;江苏军为左翼,经淳化镇向雨花台进攻;镇江军为预备队,随中路前进,攻天堡城;沪军担任警戒;海军配合陆军进攻,掩护、运载陆军登岸;镇江军一部与扬州军进攻浦口,断敌退路。
联军夺占外围各据点的战斗于1911年11月23日打响。
当日夜,右路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