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接管宜昌(6 / 7)
府一面在应付北方战事,一面还在李汉的掌控之下布局四川、西进新近接管了宜昌鄂西等地之后,看到连武昌都默许了李汉的扩张之势……又听说军政府新招募了三四万新兵,如今正在训练之中……眼看着这原本的鄂中分军政府已经成了一条巨鳄,便是有些小想法的,也都只能暗中骂他几句,明着还巴不得的能够得到他之接见,跟着混些好处呢!
肥皂厂的股票也趁机在宴会上又为他带来了七万多两的真金现银,这令一众原本还在非议他为什么还要分神搞什么实业的军政府高层没有了异议……
很明显的,搞实业本来即便是能赚到钱,也不可能如他这般这么快的回笼资金,只是李汉却拥有着几个优势。第一,他能借助奥匈帝国跟德国佬妄图从他身上分得一块巨大蛋糕的机会,趁机购买到一些原本不该出现在远东这个工业极其贫瘠地区的先进机器,这其中的巨大差价就是一笔获利。毕竟以军方名义的订购跟远东商人的采购,之间至少有四成左右的价格悬殊……一些价值高昂的精密机器之间可能还要更高一些。
第二,他选择的几个实业类型,面粉厂不愁销路,价格又比市面上的所有面粉价格都低一些,自然卖得火热;安全火柴去除了黄磷火柴的剧毒性,没有了刺鼻的毒位、在这个年代可是不折不扣的高科技,国内生产不出来的东西,旁人或许不懂,但是盲公这样跟火柴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实业家却懂得,所以,火柴厂也卖了个高价;肥皂厂也是一样,用低廉的肥皂跟药皂与洋商的同类商品争夺销路,同时有用高价的香皂创利,自肥皂厂建立以来,香皂的生产量虽然第三,但是却创造了比之肥皂跟药皂加在一起两倍还要多的利益,可见一般。不过在一众人都劝说要肥皂厂开足马力只生产香皂的时候,却给他止住了。因为香皂的市场很容易就饱和,他如今没能能力将香皂卖到全国去,只能在湖北周边买卖,会买香皂了除了夫人就是青楼之类的地方……人数比起广大平民百姓只有不足百一,因此普通的能洗衣、能洗澡的肥皂、药皂虽然短时间之内获利不如香皂,但是长远来看,这个市场才不过刚刚打开一个小口罢了。
“炳乾,鄂西不比荆州,当地的局势比较混乱,尤其是恩施地区……你此去肩上担子不轻,行事之前且要仔细小心,切不可有一点疏忽。”
宴会结束,李汉喝了不少酒,不胜酒力的他正巧也要跟即将离开荆州的张炳乾交代几句,因此几人便弃了马,来到江边吹吹风、散散步。
“是,大帅,炳乾省得!”
张炳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