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武昌起义第一枪(2 / 3)
喊了几遍之后,顿时士气高昂,上下一心,血战杀敌!很快便将那黄国云带来的一排士兵彻底消灭镇压了下去!
“这边,快点走……”
解决了黄国云带来的一排士兵之后,这营地内的战斗不多久便完全的结束了。包括原本躲藏在各处的士兵,他们一共俘虏了近两百五十人。不过由于李汉多带来的蝴蝶效应,熊秉坤等起义军也不是完全没有伤亡的,清点了一下尸体之后,发现便是自己这一方也付出了十七人战死,受伤者近三四十人的代价,不过好在大多数人受得都是轻伤,简单的包扎一下之后便能立刻投入战斗之中!
营地内到处都是持枪的革命士兵在押解着俘虏或是搬运尸体,做一个短暂的休整。原因无他,一番简单的接触之后,熊秉坤等人发现了自己的指挥能力欠缺,加上革命队伍的指挥混乱,就连刚刚那种情况都把他们搞得一个脑袋两个大,一时之间竟然失去了计较。
其实也不能怪他们,毕竟这八营中,真正能够算得上是新军军官的就只有一个熊秉坤,其余的所谓‘正目’都是他们私下为分散在各排中的被士兵们推选出来的有点威望的进步士兵按上的头衔,以便他们能够指挥得动自己那一排中的士兵。而八营中别提排长以上的军官了,便是正目这样的最低级军官,也仅仅只有他这么一个!
因此碰到了这样的局面之后,一干人才会感觉茫然失措。
“来来来……戴乾兄,这位神异不凡的壮士就是咱们举义的大功臣,李汉、李易之兄弟。快快快,李兄,又要谢谢你了……”
士兵们开始打扫战场,这李汉也在那早他一步便潜入了营地内埋伏、此时已经恢复了不少的严中直的引导下,见到了之前他一直颇为在意的武昌举义的元勋重臣—熊秉坤。
熊秉坤,原名祥元,又名炎炳,字戴乾。江夏修元乡熊家湾人,后迁石嘴袁家河楠木庙村。早年因父亲早死,家道中落,读书不成,乃入商店当学徒;曾在武昌平湖门一带码头做搬运工。后入湖北新军第八镇工程第八营当兵,升正目;1909年加入革命团体日知会。宣统三年(1911年)春,加入共进会,继雷振声之后担任共进会工程第八营营代表。至起义前夕,在营中发展会员200余人,任工程营革命军大队长。1911年9月24日,共进会、文学社召开联合大会,制定起义方案,采纳其建议,决定由工程营负责占领该营防地楚望台军械库。历史上的10月10日,也就是今天,工程营革命同志面对孙武受伤,彭楚藩、刘复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