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挑唆(2 / 4)
且绝不逊色于这个世界上任何一支骑兵部队。
这一次于孝天亲自率兵出关进讨建奴,这五千蒙古骑兵也加入到了作战序列之中,成为了于家军之中骑兵骨干,使得于家军从根本上解决了骑兵部队数量不足以及质量不足的缺陷,拥有了一支战斗力和机动能力极强的骑兵部队,同时这支骑兵部队还极为凶残,各个都非常仇视建奴,成为了于孝天手头最锋利的爪牙之一。
皇太极虽然聪明,但是对于这样的局面却一筹莫展,想不出更好的对付于孝天的办法,只能全力备战,争取在于孝天发动对辽东的征讨之时,能获得更强的战力,使他们可以得以幸存。
崇祯十五年七月,皇太极终于等到了消息,于孝天集结大批兵马,亲自挂帅出征,率领大军踏出了山海关,朝着辽东开了过来。
这个时候山海关之外,还有一支兵力在六七万人的关宁军,这三年来,于孝天名义上没有怎么动关宁军,但是暗地里却已经收买了不少关宁军兵将,抑或是为他充当细作,抑或是干脆成建制的倒向了于孝天。
另外他不动关宁军,但是却把大批文官给撤换成了他的人,并且开始在关外也推行关内所推出的各种新政,鼓励对撂荒的土地进行拓耕,另外严查各种暗地里勾结建奴的奸细以及兵将。
这几年中,于孝天虽然一直给关宁军提供物资和兵饷的保障,但是却随着国内局势日益平稳下来之后,他也开始减少了对关宁军的补给,特别是粮食方面,控制的非常严格,不再像是以前那样关宁军要多少给多少。
于孝天下旨核查关宁军兵马数量,对关宁军进行额兵,查清楚这些关宁军将麾下的实际兵马数量,按照定额给关宁军发放粮饷。
以前关宁军诸将贪腐十分厉害,他们为了捞钱,原本给他们拨发的粮食,他们不要,却偏偏要银子替代粮食。
表面上看这么做似乎省去了大量粮食运输的麻烦,但是实际上这些银子却大多都落在了那些军将的囊中,成了他们的私财。
在崇祯十四年下半年开始,于孝天便不再听他们的索求,给关宁军定额五万人,分别屯驻在各处,然后严格按照额定的兵员数量,给他们提供粮饷。
关宁军诸将虽然对此很不满意,但是随着关宁局势的平复下来,于孝天加强了在通往关内要道的防务力量,增加了于家军的布置,很显然是已经提前提防了关外关宁军,所以这些关宁诸将只敢怒不敢言,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崇祯十五年初开始,于孝天不断下旨,以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