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困坐愁城(2 / 4)
而于孝天在各大衙门之中,都派驻了他的兵将看守这些家伙们办事,整个大明的首脑机构这个时候再一次恢复了运转。
只是眼下他们只能处理一些简单的分内之事,像很多需要宣旨来办的事情,因为于孝天没有拿到玉玺,所以暂时无法颁旨。
不过整体上各个部门暂时算是恢复了运作,不至于让整个大明的这台机器彻底停转,至于眼下各地官府是否还承认目前这个大明的机器的合法性,于孝天暂时并不关心,拳头大才是关键,眼下他需要的是尽快先解决崇祯的问题。
崇祯在宫中这段时间日子过的可以说是度日如年,现在他基本上可以确定,于孝天不会攻入宫中,将他拿下宣布改朝换代了,目前起码他和家人的人身安全是基本上有了保障,不会出什么危险。
于孝天这几天连连上疏,陈明他绝无篡位之心,更没有弑君的想法,请崇祯放心,先在宫中休养一段时间,好好的休息休息散散心。
这恐怕是崇祯自登基之后,最清闲的一段时间了,他每天看着案头,再没有成堆的奏折可供他批阅,这样的生活让他非常不习惯。
而且他依旧十分愤怒,每日少不了大发脾气,怒骂于孝天一番,宫中那些太监宫女,都小心翼翼的伺候着,生怕一个不慎,惹恼了他,被拖出去打死。
这样的事情这些天已经发生了好几起了,有个别太监宫女不长眼色,无意中触怒了崇祯,结果当场就被崇祯下旨拖出去活活打死,所以剩下的这些太监宫女们,都变得更加小心翼翼了一些,能躲远一点,就尽量的躲远一些。
崇祯在经历最初的几天惶恐之后,也渐渐的冷静了下来,重新梳理了一遍这一段时间所经历的事情,他现在可以确定,于孝天这次北上,是确确实实带着入京的目的来的。
于孝天从在大沽口登陆开始,便已经动用了舆论的力量,开始发动了舆论攻势,左右了舆论的方向。
他先是通过卢象升的死,在民间发动了对杨嗣昌等人的声讨,使得杨嗣昌等人变成了过街老鼠,更使得杨嗣昌等人对他产生了深深的忌惮,故此使得杨嗣昌他们开始出昏招,向他进言,要灭杀于孝天绝以后患。
结果这也应该正是于孝天所想要的,他崇祯听信杨嗣昌等人所言,本身加上他以前就认为,于孝天在福建有自立不臣之心,这次北上肯定是要图谋不轨,所以便轻易上了于孝天的当,听从了杨嗣昌等人的提议,不拨一点粮饷给于孝天,并且试图暗中安排,让官军在于孝天和建奴交战之际,侧击于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