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清君侧(3 / 4)
人吃饱,但是起码比他们来的路上要吃的好得多了,这对这些已经绝望的难民们来说,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
难民之中倒是也有人急于返乡,不打招呼便私自离开,对于这些擅自离开之人,于孝天也下令不予阻拦,任其离开便是。
但是大部分人这个时候,还是听了于孝天的劝说,没有擅自离开,因为这兵荒马乱天寒地冻之下,他们这些手无寸铁之人,要走回家去,没吃没喝的情况下,基本上跟找死差不多。
虽然在这里条件也很差,上无片瓦,可是好歹一天两顿,还是能吃上热乎东西,好歹不至于饿死。
而且于将军也说过,只要等局面稍微安定下来一些之后,便会每人给他们发一些粮食,让他们带着上路回家,起码到时候不至于饿毙在返乡途中,于是几十万百姓,就在静海县城周边一带暂时安顿了下来。
事实上于孝天也确实没有太过小看陈新甲,陈新甲这个人虽然号称有魄力,但是实际上办事能力并不是很强,但是却比较会观望风向。
这一次他接替卢象升被擢升为宣大总督,便看出了杨嗣昌等人故意在分卢象升兵权,为了讨好杨嗣昌,陈新甲按照杨嗣昌的要求,将宣大以及山西大部分兵力都接管了过去,并且严令他们不得擅自于敌浪战。
建奴大军南下,卢象升孤军追踪建奴大军南下,陈新甲率领山西以及宣大精兵,屯驻于保定府一带,不敢和建奴为敌,眼睁睁看着卢象升最终走向了绝路,建奴北返,他更是不敢率军堵截,仅仅是派了少量的兵马,去袭扰了一下建奴,而且是稍稍接触一下,就缩了回去。
于孝天抢占天津卫,要和建奴决一死战,派人私下里送信给陈新甲,请陈新甲从侧翼侧击建奴大军,牵制建奴大军一下,但是陈新甲岂敢这么做,他早已看出,朝廷视于孝天为眼中钉肉中刺,只想着除之而后快,所以绝不会给于孝天帮忙的。
但是陈新甲在听闻市面上前段时间流传出了有关他和建奴接触,试图和建奴议和的消息之后,感觉到事情很是不妙。
接着又听闻说坊间传言,他和杨嗣昌乃一丘之貉,卢象升的死,跟他也有分不开的关系,后来杨嗣昌被圣上下旨逮问,虽然没有说他的事儿,可是他还是意识到如果接下来他不办出点实事的话,恐怕等回头朝廷解决了于孝天这个麻烦之后,当今圣上肯定会跟他新帐老账一起算。
特别是崇祯让他私下里去和建奴联络,试图和建奴议和这件事,知情之人非常少,现如今却走露了风声,他乃是被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