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对策(1 / 4)
“绝不能让周渊回到蓟城!”姬陵看着面前的檀锋,周玉,以及淳于燕三人,大声道。
周渊与宁则诚不同,宁则诚一直掌控着燕翎卫,在燕国,虽然势力庞大,但朋友不多,绝大多数的朝臣贵族对于他是一种恐惧多过敬畏的人物,宁则诚倒下,也许有很多人暗地里拍手称快,而檀锋将宁则诚关了这么久,却几乎没有激起什么风浪,便可以清楚这个事实。而周渊就大不一样了,此人担任燕国太尉多年,门生故吏遍及天下,而这些人手中,大都握有兵权,像这一次周渊一抵达琅琊郡,胡彦超便派出大队人马护送便可见一斑。消息刚刚传回蓟城,表面平静的蓟城,暗地里却又是风云涌动了。
周渊回到蓟城,会打破姬陵好不容易经营起来的形式,蓟城平衡的政治局面将被打破,周渊哪怕就是一个下野的太尉,也能轻而易举地在蓟城搅起阵阵风浪。
姬陵不想让燕国再回到先前的道路上,更不愿意刚刚开始的中央集权被周渊的归来又另起风浪,那些被夺权的贵族,失去封地的贵族,只怕正盼着周渊归来,好打着他这面旗帜,反攻倒算。
“周太尉的确不能回蓟城!”淳于燕看了一眼对面的周玉,“但周太尉与宁则诚又不同,需要区别对待,王上,现在的燕国需要平静,需要稳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檀锋点点头,“淳于内史说得不错,我们屈从于赵国,将好不容易夺回来的四城又还给了他们,容忍了高远的跋扈,只为让他与东胡去狗咬狗,齐国却在这个时候想要趁火打劫,我们亦需要还击。此时,我们最需要的是内部的团结,不宜再大动干戈。”
“周太尉,你怎么说?”姬陵的目光转向一直沉默的周玉。
“臣下同意檀大人与淳于内史的意见。”周玉简单地道。
“那好,既然你们意见一致,这事儿哪就这么定了,你们说说,周渊该如何处置才好?”姬陵揉了揉太阳穴,这仍然是一个难题,不能大动干戈,就代表着要放周渊一马了。
“让周渊周太尉回汾州去养老吧!”淳于燕思忖片刻。
“汾州是他的老窝,朝廷收归不久,此时让他去汾州,岂不是放虎归山?”姬陵有些不满地道,“此议只怕不妥。”
“王上,收归朝廷的汾州已经不再是以前的汾州,全州上下,各级官吏都是朝廷选派而去,驻军亦是我们的人,可以说,朝廷的旧势力在我们的打击之下已经分崩离析,但凡有一点眼光的都知道,过去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想要过得更好,他们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