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海魂 > 第十四章 舞台绝唱

第十四章 舞台绝唱(3 / 5)

到便宜。

相反,远战中,拼的就不再是主炮的发射速度,以及直射时对对手垂直主装甲带的洞穿率了。只要交战距离在20000码,也就是大概10海里以上,拼的就是准确率,以及穿甲弹对水平装甲的洞穿率了。

准确率自然不用多说,“新省会”已经在多次实战中证明了其雷达炮瞄系统的高效率,而且采用50倍径身管的400毫米主炮的射程甚至比“蒙大拿”级所使用的45倍径16英寸主炮还要远一点。最重要的是,26式穿甲弹本来就是重型穿甲弹,其主要的使用场合就是远距离交战。

在战列舰的炮战中,关于轻弹与重弹到底谁更好一点,这被争论了好几十年,而且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流派。大战爆发前,欧洲各国海军主要使用的就是轻弹,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欧洲海域的天气比较恶劣,而且以往的远距离探测与瞄准方式相当有限,远距离交战时的精度问题无法解决,炮战多半在10000码以内展开。轻弹因为质量小,在使用同样的发射药的情况下,炮口初速就要高得多,而在其他条件都一样的情况下,速度直接决定了穿甲弹的穿甲能力。因此,在近距离的炮战中,轻弹的穿透能力明显要比更重,但速度慢得多的重弹强得多。

首先发展重弹的就是美国海军,而且主要就是针对太平洋舰队而设计的,主要是太平洋的天气要好得多,在理想环境下,战舰的炮战将从10海里之外开始,而随着大量高速战列舰服役,美国海军首先就考虑到了在远距离作战中摧毁敌人,不给敌人近身的机会。随即,美国海军就发现,轻弹在远距离作战中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即其存速能力很差,炮弹在飞行时的速度衰减得相当快。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唯一的办法就是将炮弹做得更重一点,让炮弹在飞行使受到的空气阻力更弱一点,从而使炮弹的存速能力更好一点。因此,在远距离交战中,初速更慢的重弹在射程超过了10000之后,其飞行速度反而比轻弹快。

唐帝国海军最初并不重视发展重弹,战争爆发时,唐帝国海军使用的几乎都是轻弹,而且还是装药量上百公斤的“高爆穿甲弹”。在海战中吃了苦头之后,唐帝国海军开始重视穿甲弹的穿透能力。随即雷达被安装到了战列舰上,而且很快就有人提出由雷达引导炮击的想法,可以使海战摆脱天气的影响,并且在远距离上收拾敌人,不给敌人近身的机会。从此开始,唐帝国海军就加强了对重弹的研制投入,而且很快就为战列舰全部换装了重弹。

26式穿甲弹是帝国海军研制的第三种穿甲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