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瘫痪作战(1 / 5)
战略轰炸理论在唐帝国航空兵中诞生的初期,针对军事目标的轰炸行动遭到了很多战略轰炸理论家的唾弃,这其中有很多的原因。
首先是战略轰炸理论的基础就是通过轰炸来摧毁敌人的战争潜力,最终达到击败敌人的目的。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摧毁敌人的工业基础设施,大量杀伤敌有生人员,特别是非战斗人员。用唐帝国的战略轰炸理论家的话来说,那就是“将敌人炸回石器时代”。这一理论不但在唐帝国航空兵中风靡一时,而且还得到了当时其他各国战略轰炸理论家的普遍支持与肯定。
其次,军事目标更难以摧毁,而且防御能力更强。也就是说,针对军事目标的轰炸行动风险性更大,损失也会更大。这一点,在战争中早就得到了证明。在唐帝国航空兵参加欧洲战争之前,德国空军就在对付英国皇家空军的机场上损失了大批的轰炸机与飞行员,而且最终证实通过轰炸很难击败英国皇家空军。另外,军事目标多数为点状目标,或者是小面积目标,轰炸难度更高,也就难以起到足够的轰炸效果。
最后,唐帝国的战略航空兵很少执行针对军事目标的轰炸行动。在对日轰炸中,也是首先摧毁了日本的工业基础,将日本大部分城市都变成了废墟之后,这才扩大到袭击日本的军事目标,而且当时承担这一任务的主力部队是部署在日本附近岛屿上的战术航空兵,而不是战略航空兵。在欧洲作战的时候,帝国远征航空兵的主要任务仍然是轰炸英国的工业化城市,特别是考文垂,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地,以及英国首都伦敦,而针对军事目标的轰炸行动主要是由德国空军承担的。
罗云冲本人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战略轰炸理论家”,他也一直不支持针对军事目标的战略轰炸行动,认为通过打击敌人的基础设施,杀伤敌人的非战斗人员,更能够达到击败敌人的目的。换句话说,军队就如同一个人的手脚,而工业,城市,工人等就是一个人的躯体,要击败敌人,就应该打垮敌人的躯体,而不是去与敌人拼拳头。可问题是,针对军事目标的战略轰炸本身并不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从客观的角度讲,日本被彻底击败,不仅仅是因为所有的工厂都被炸成了废墟,也不仅仅是因为其大部分的城市变成了“火葬场”,而是因为日本的军队也被战略轰炸给击败了。而在欧洲,如果没有德国空军全力压制英国皇家空军的话,罗云冲指挥的帝国远征航空兵也不可能那么顺利的摧毁英国的大部分城市。也就是说,要击败敌人,特别是在这个敌人还比较强壮的时候,首先打断敌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