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海魂 > 第七十一章 电子眼

第七十一章 电子眼(3 / 5)

,那就是金属铂条的几何尺寸与雷达发出的电磁波的波长有密切的关系,工程师首先发现波长比较长的雷达抗干扰的能力要强一点,随后就总结出了其中的规律。而当时各个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都在进行,南京电子研究所几乎集中了帝国电子方面的所有高级人才,可以说,帝国海陆两军能够拥有比敌人更先进的雷达,南京电子研究所的工程师居功至伟。

雷达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长与其性能有着直接关系,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电磁波的波长越短,探测的精确度就越好,可是电磁波在空气中的衰减速度也越快,探测的距离就越近。相反,电磁波的波长越长,探测的精度就越差,探测的距离越远。再结合抗干扰方面的需要,在25年的时候,南京电子研究所的专家就向陆海两军提出了一个简单的解决办法,那就是同时装备多部工作在不同波段雷达,或者是把多部雷达置于不同的位置上,从不同的方向探测敌机。

当时还没有出现变频技术,也就是一部雷达可以同时工作在多个波段上的技术,因此也就只能采用这种奔办法来提高雷达的抗干扰能力了。最先进行实战应用的就是德国的防空部队,而且很快就证实,这是一种相对有效的手段。在同时部署多部不同雷达的情况下,发现英国轰炸机群的概率提高了数倍,而且拦截效率也提高了好几倍。当时,这还是一项绝密“技术”,为此,德国与唐帝国还专门组建保护雷达站的安全部队,德国的情报部门甚至不惜撒布一些假消息来迷惑英国人,以保证该“技术”不被英国人发现。

也正是随着对干扰雷达,以及反干扰的技术的深入研究,科学家与工程师逐渐掌握了雷达的一些重要性能,推动了电磁学的发展。而除了干扰雷达之外,怎么确定敌人雷达的准确位置,甚至是利用敌人雷达发出的电磁波进行压制性打击的研究工作也相继启动。

最早装备探测雷达的专用设备的就是帝国海军的战舰,随即工程师就发现,这种设备在战舰上的用途实际上并不是很大,如果双方接近到可以互相探测到对方雷达发出的电磁波的距离的话,那么早就被侦察机给发现了。因此,工程师提出在飞机上安装类似的设备,用来在远距离上探测敌人的雷达,不管是战舰上的雷达,还是地面的雷达。

比起用金属铂条干扰雷达而言,要精确探测出敌雷达的位置,在技术就要困难得多了。而探测的原理也相当简单。雷达本身就像是一支手电筒一样,发出的电磁波在某个方向上最为集中,就如同手电筒发出的光线一样,而雷达本身就是“光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