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亡羊补牢(3 / 5)
)。原本以为这就能够解决问题了,可问题依然严重。这次没有出现舰首被飓风吹成麻花的事情,可是飞行甲板却普遍出了问题,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湖”级航母采用的是支架结构的飞行甲板,即通过一些承力支架将飞行甲板连接在机库主甲板上。这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结构重量,同时减少结构的占地面积,扩大机库的容纳能力,还能够降低建造成本,加快建造速度等等。可是,最大的问题就是,支架结构的强度并不高,只能满足最低限度的要求,在风暴中就显得极为脆弱了。
后来,正是谈仁皓与黄晓天的这次遭遇,让帝国海军痛下决心,采用半封闭式机库。战后,所有继续服役的“湖”级航母在进行了中期大改的时候,都采用了半封闭式机库。而当时即将服役的几艘“岛”级航母都在交付海军之前返回船厂,进行了同样的改进,采用了半封闭式机库。因此,“岛”级航母在改进之后,增加了800多吨的钢板,而为了保证航母的稳定性,减少水面以上部分的重量,不得不减少了每门高射炮的备弹水量,另外将航母上很多很少用上的设备全部取消掉,比如以往标准配备的两台起重机,在“岛”级上就只保留了一台,这样减少了大概600吨的重量,基本上保证了航母的稳定性。
等到各特混舰队的报告都送来后,谈仁皓这才想起,常荐新要求对圣地亚哥港进行一次补充轰炸,他立即就给黄晓天发了电报,让黄晓天尽可能的组织一支轰炸机群,不要等第一舰队,立即去轰炸圣地亚哥港。当然,第一舰队也没有闲着,怎么说,还有两艘航母能够让轰炸机起飞呢。可是,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
除了航母本身受到了损伤之外,航母上的舰载机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系留在飞行甲板上的舰载机几乎全部损毁,而保存在机库里的舰载机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在狂风巨浪中,很多舰载机都因为没有牢固的固定在甲板上,结果东碰西撞,碰掉几个零件还是小事,当时“龙感湖”号航母上就有好几架飞机被撞得缺胳膊少腿的,让勤务人员都看得极为心痛,那可是价值十几万,几十万的战机啊!
快要到十一点的时候,第一舰队的统计结果才出来,只有42架轰炸机,以及22架战斗机可以使用。在此之前,谈仁皓也刚收到黄晓天发来的电报,第三舰队有44架轰炸机与21架战斗机可以使用,而且黄晓天已经命令组织这些战机起飞了。谈仁皓也没有迟疑,他也立即下达了出击的命令。虽然数量少了一点,但这足够组成两支轰炸机群,而且当时舰队也不需要考虑防空,美军的轰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