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趁你病要你命(2 / 5)
算进去的话,基本上就能保证炮弹落到战舰上了。实际情况也是如此,这也是当时瞄准目标的一种简易办法。
也正是从六点四十一分开始,“新罕布什尔”号经历了其生命最后关头最为悲惨的十分钟时间。在这十分钟内,“南昌”号与“南京”号将其火力猛烈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其相对薄弱的防护能力并没有受到考验,这也算是最为幸运的吧。
“新罕布什尔”号首先被摧毁的就是舰桥前面的B炮塔。炮手们很快就发现,在瞄准舰桥的情况下,炮弹基本上都会命中B炮塔,结果在B炮塔被摧毁之间,两艘战列舰上的18门主炮一共瞄准舰桥打了三轮齐射,先后有20多发炮弹命中了这座炮塔。实际上,打中B炮塔的第四发穿甲弹就已经使这座炮塔丧失了战斗力。这枚穿甲弹击穿了炮塔的正面装甲,虽然没有爆炸,但是已经让炮塔内部设备严重损毁,根本就无法继续使用了。也正因为这发炮弹没有爆炸,结果又有十几发炮弹陆续砸了下来。到B炮塔被炸上天的时候,两艘战列舰上炮手这才转移了目标。
这三轮炮击也证明了一点,那就是在5000码的距离上,“蒙大拿”级战列舰上装甲最厚实的部位也挡不住26式穿甲弹的直射,也就是说,26式穿甲弹在5000码的距离上,可以打穿倾斜角达到了40度,厚度超过了500毫米的美军标准装甲钢板,而这基本上相当于垂直方向上近700毫米厚的装甲了。可问题是,除了极为特殊的情况外,“新省会”级绝不会跟任何一艘敌人的战列舰在这么近的距离上战斗。至于26式穿甲弹能不能在远距离交战中打查“蒙大拿”级的两层水平装甲,在当时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得到实战证明的。
摧毁了敌舰的B炮塔之后,“南昌”号上的炮手选择了一种相对简单的办法,那就是将瞄准点下压大概5米,这样的话,就可以击中B炮塔前面的A炮塔。“南京”号上的炮手做了一个相反的选择,那就是把瞄准点锁定在舰桥上部的桅杆中间,这样炮弹就能打中舰桥了。从这里开始,两艘战列舰就各自挑选了打击位置。
“新罕布什尔”号的A炮塔并不比B炮塔幸运多少。当时,B炮塔只打出了两排炮弹就被摧毁了,而A炮塔也仅仅只打出了四排炮弹,就被“南昌”号上打来的穿甲弹给击毁。当时,第三枚命中了A炮塔正面的穿甲弹就击穿了装甲,而且在炮塔内部爆炸。炮塔的顶部装甲被爆炸产生的巨大压力给冲到了半空中,如果不是因为炮塔与弹药库之间有自动关闭的装甲滑门的话,那么下方的弹药库也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