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落幕(2 / 5)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安士乐率领的第一特混舰队的两个战斗机中队到达了战场。也就是说,当时足足有三个中队的100多架战斗机在攻击美军的轰炸机群,而且美军的轰炸机群没有得到战斗机的直接掩护!
如果安士乐他们面对的是普通的战术轰炸机,或者是中型轰炸机的话,这场战斗很快就会结束,可是他们此时面对的是美国陆军航空兵装备数量最大的B-17G型重型轰炸机。B-17系列轰炸机曾经是当初对德战略轰炸的主力轰炸机,特别是在英国的航空制造业受到了严重破坏,无法生产出更多的“哈里法克斯”等重型轰炸机的情况下,美国在英国本土部署了大量的B-17轰炸机,甚至为英国皇家空军生产了一种特别型号的B-17。在这几年的战斗中,B-17针对实战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了多次改进。此时美国陆航主要装备的G型就是在25年年底才完成了改进,在26年才投入生产的G型。
该型轰炸机有13挺自卫用的重机枪,其自卫火力几乎覆盖了所有的角度,任何战斗机要向轻易逼近都是不太可能的。另外,轰炸机采用了更新的发动机,重新设计了油箱,加强了主结构,提高了最大起飞重量。在携带7000公斤炸弹的情况下,其最大航程超过了3500公里,另外其最大飞行速度也要比以前的型号有所提高。可相对而言,B-17系列轰炸机已经算是比较落后了,特别是其最快不到每小时500公里的速度已经无法让其摆脱战斗机的攻击。其最重要的,恐怕就是13挺自卫机枪,以及覆盖着机身上最关键部位的厚重装甲钢板吧。
战斗刚一开始,安士乐就感到这种B-17很难对付。安士乐并不是第一次攻击B-17轰炸机。在太平洋战场上,他就曾经击落过8架B-17,这也是最让安士乐骄傲的战果,因为他是击落B-17最多的舰载战斗机飞行员,江文翰只击落了4架B-17。用安士乐的话来说,如果用敌机发动机的数量来计算战果的话,他已经是帝国海军的头号王牌了。
在第一轮攻击中,就有两名之前没有与重型轰炸机交过手的飞行员被B-17密集的自卫火力击落,另外还有三架“游隼”被击伤。安士乐是从飞机的左侧后方进入的,这是轰炸机自卫火力相对薄弱的死角之一,而且他亲眼看到了打出的炮弹钻进了轰炸机的尾巴里面,可是那架B-17只是冒出了一股浓烟,并没有坠落,甚至没有掉队!第二次进入攻击的时候,安士乐仍然选择了那架被他击伤的B-17。这次他是从轰炸机的右前方进入的,几乎是迎着轰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