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钢铁巨兽(4 / 5)
进入太平洋,也就无法伴随航母舰队一起进出太平洋,从而不可能在战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取消了“蒙大拿”级的建造工作之后,美国海军又订购了四艘“依阿华”级战列舰,以弥补战列舰上的损失。而且,后订购的四艘“依阿华”级战列舰使用的全是50倍径的主炮,这基本上弥补了其火力不足的缺陷。当然,这四艘战列舰也很快就战沉了。
到26年底,战局已经对美国严重不利,“埃塞克斯”级的建造工作也进入了正轨。在几次炮战中,美国海军的战列舰吃尽了苦头,特别是在“珊瑚海大海战”中,正因为战列舰舰队首先被击溃,结果导致第三舰队惨败。在此情况下,美国海军也认识到,战列舰并不是一无是处,在特殊的情况下,战列舰的地位仍然是不可取代的。当时,就已经有人认识到,如果美国输掉了太平洋战争,那么就将在大西洋上面对唐帝国海军的强大挑战,到时候,美国舰队就不用往返于两大洋,也就不存在通过巴拿马运河的问题。另外,大西洋上的特殊环境,决定了战列舰更有价值,不然英国海军也不会全力主导建造战列舰,而不是大力发展航母。在此时,美国海军提出了重新开工建造“蒙大拿”级的要求。
美国海军的要求很快就得到了满足,而且当时总统下达的命令是尽量满足海军的一切需要。结果,海军提出的不是建造四艘“蒙大拿”级战列舰,而是分三批,一共建造15艘。可问题是,要重启建造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时很多为“蒙大拿”级订购的武器装备都被用到了别的战舰上去,比如其127毫米副炮就被用到了几艘新建造的“埃塞克斯”级航母上去,还有一部分被分配给了正在动工建造的“中途岛”级航母。
美国海军用了近半年的时间重新启动“蒙大拿”级的建造工作,可最终也只能够满足同时建造四艘战列舰的要求,第一批最后一艘,也就是“路易丝安纳”号的建造工作只能够暂时延迟,并且划入第二批建造清单之中。
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重新开始建造后,四艘蒙大拿级战列舰终于在27年底陆续完成,并且交付海军。而实际建成时的“蒙大拿”级与最初设计时有一定的差别。
当时,“蒙大拿”级只有28节的速度被证明是不够用的,在重新建造的时候,造船厂使用了体积更大,输出功率也更大的动力系统,为此,调整了相邻舱室的布局,减少了两座尾炮塔弹药舱的容积。毕竟,在正规海战中,每门炮备200发炮弹没有太大的必要,没有任何一场海战会打到100个回合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