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烽火再起(3 / 5)
在调遣大西洋上的潜艇,准备拦截这支船队。七天的时间,足够德国潜艇组织数次伏击了,也许在第一舰队赶过去的时候,这支船队已经被送到了海底。
“这些可能都存在,可如果我们什么都不组的话,那么这就不是可能了。”谈仁皓没有与郝东觉争论。“不管怎么样,我们得做点什么。另外,现在的情报还很不详细,海军司令部会尽快给我们发来更多,更详细的情报,到时候,我们再制订详细的行动计划。现在,舰队尽快转向,追上船队。”
当天傍晚,也就是在谈仁皓收到命令后两个小时,第一舰队转向西北,前去追赶最后一支由英国前往美国的船队。当天晚上,海军司令部发来了第二封电报,送来了更为详细的情报。
这支船队一共有23艘商船,其中12艘“自由轮”,11艘“胜利轮”。这23艘船只部悬挂美国国旗,因此在英国投降之后,船队离开了英国港口,踏上了回国的路程。另外,船队得到了至少20艘驱逐舰与护卫舰的掩护,这全都是美国海军的战舰,之前一直在北大西洋上执行护航任务,并且长期往返与美国与英国之间。在英国投降之前,这些战舰都驻扎在英国的港口里,准备为返回美国的船队护航。结果,在英国政府宣布投降之后,就立即勒令这些舰艇要么投降,要么就离开英国的港口。
16日夜,也就是英国正式宣布投降后几个小时,补充满燃料与其他物资的船队在护航战舰的掩护下向大西洋对岸的美国驶去。在出发之前,这些船只还运载了最后一批货物与客人,其中就有美国在英国的一批高级军事顾问,以及美国驻英国军事基地的高级军官。另外,在装到运输船上的货物中,有一批极为重要。海军司令部没有在电报中明确说明那是一批什么货物,只是将运载这批货物的船只清单发了过来,并且在电报中明确命令第一舰队必须要俘获这些船只,而不是击沉这些船只,同时还得避免美国船员凿沉这些船只。
在海军司令部发来的第二封电报中还提到了这支船队的大概航线,只是船队在离开英国港口之后,不一定会走原来设定的航线,因此,需要第一舰队进行全面搜索。至于德国海军采取了什么行动,以及美国海军会不会派遣一直停留在切萨皮克湾里的大西洋舰队前去接应,电报中并没有提到。
收到这封电报后,谈仁皓不得不做更多的准备。如果船队已经遭到了德国潜艇的拦截,那么他就得尽快赶过去,将没有被德国潜艇击沉的运输船夺过来。因为船队有20多艘护航战舰,所以德国潜艇的拦截应该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