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生存妥协(4 / 5)
000吨,航母的排水量要能达到45000吨,载机数量为100架。
到三月底,谈判眼看就要再次破裂。此时,薛希岳派遣内相宗汉钦前往里约热内卢,替换了副外相,直接负责谈判。英国也派来了外交大臣,谈判的级别提高了不少。很明显,到这个时候,双方都不希望再拖延下去,派遣更有决策能力的大臣来进行谈判,也更有助于解决实质性的分歧与矛盾。
到四月一日,英国在战后所保留的舰队规模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最后确定的具体指标为,英国海军保留40万总吨位的战舰,其中包括4艘战列舰,2艘航母。战列舰的满载排水量不得超过55000吨,主炮口径不得超过400毫米,主炮数量不得超过9门,这基本上就是“新省会”级的标准,这也保证了英国的战列舰在性能上无法超过“新省会”级。航母的排水量不得超过45000吨,载机数量不得超过100架。这个性能与“湖”级非常接近,而当时帝国海军已经在建造“岛”级航母了,因此英国在战后保留的航母也不可能在性能上超越唐帝国的航母。
除了在战舰的排水量等性能方面做出了让步之外,最后达成的指标与唐帝国最初要求的非常接近。而且,当时德国海军已经没有一支像样的舰队了,因此英国人对这一结果也比较满意。如果战后唐帝国能够协助英国建造新式战列舰的话,那么英国海军就不会比德国海军差。当然,又有谁能想到,随着战后技术的飞快发展,战列舰将迅速的退出海战舞台呢?
随着主要矛盾的解决,双方开始着手处理一些次要问题。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德国闪电般的占领了亚平宁半岛与撒丁岛,德国空降兵的迅速出击让里约热内卢的唐帝国与英国人都相当的震惊。而在四月二日的时候,宗汉钦与英国外交大臣就已经确定在四月八日正式签署投降协议。四月五日夜,两人进行了数个小时的秘密商谈,将英国签署最终投降协议的时间延迟,同时确定,唐帝国远征军将在英国正式宣布投降之前进驻英国本土,防止在英国宣布投降之后,德国出动空降兵占领英国!
四月六日,宗汉钦将电报发给了首相薛希岳,英国外交大臣也将相关的谈判结果报告给了其首相。在得到了最高当局的同意之后,双方就唐帝国远征军进入英国的具体事宜展开了新的谈判。为了避免在行动中出现无辜伤亡,有很多准备工作必须提前到位。因此,直到四月十二日,也就是在第二特混舰队与第五特混舰队回到了直布罗陀要塞的那一天,双方这次做出了最后的决定。唐帝国将首先派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