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巡洋舰的威力(3 / 5)
巡洋舰编队。这四艘巡洋舰都是“江河”级巡洋舰,其中前两艘属于第二批次,后两艘属于第三批次。现在,这四艘巡洋舰上安装的都是三联装200毫米口径主炮炮塔,要比以往采用的双联装240毫米口径主炮炮塔的火力密度提高了一半。这也算是帝国海军尊重事实的一种改进吧。在巡洋舰之间的海战中,200毫米口径的穿甲弹足以对付所有的巡洋舰类目标了,而240毫米口径的穿甲弹也只能打穿巡洋舰的主装甲,而无法威胁到战列舰。因此,240毫米的火炮在实战中的意义并不是很大,反而因为更笨重,炮击速度降低了不少,另外,“江河”级上不可能安装三联装炮塔,火力密度也降低了不少。因此,在前两批“江河”级巡洋舰返回船厂进行大修的时候,都换上了三联装200毫米口径主炮炮塔,从第三批开始,就直接采用了这种新的炮塔,放弃了华而不实的240毫米主炮。
五分钟后,由“立冬”号,“立秋”号,“处暑”号,“白露”号,“秋分”号,以及“惊蛰”号六艘“节气”级巡洋舰组成的第2巡洋舰编队也投入了战斗。在火力方面,“节气”级与“江河”级的主炮数量是一样的,只是型号稍有不同而已,其火力密度基本上一样。比起“江河”级,“节气”级差的是防护能力,以及防空能力。而在夜间炮战中,面对英国海军的6英寸口径的舰炮,不管是“江河”级,还是“节气”级,都难以挡住在5000码外打来的6英寸穿甲弹。因此,这六艘巡洋舰的战斗力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十艘巡洋舰在战列舰编队的左舷,也就是西南方向上组成了两道防线。与战列舰一样,这些巡洋舰上都配备了双坐标炮瞄雷达,能够为火炮提供精准的炮击参数。更关键的是,巡洋舰,驱逐舰这类辅助战舰的炮战一般都发生在1万码之内,而在这个距离之内,雷达的探测精度是相当高的,再配上炮击速度快得多的200毫米主炮,以及120毫米副炮,其火力密度就要比战列舰的炮战高得多了。所有的英国驱逐舰都不可能挡住200毫米穿甲弹的直接打击,在5000码的距离之内,就连120毫米口径副炮发射的穿甲弹都可以轻易的击穿驱逐舰上那层薄薄的装甲!
当巡洋舰上的主炮炮口冒出闪光的时候,战斗就正式开始了。总共十四艘英国驱逐舰分成了两个编队,其中八艘直奔第三特混舰队战列舰航线的前方,另外六艘则从后方进入,准备从两个方向上同时向战列舰发动鱼雷攻击。英国人也很快就尝到了巡洋舰那种高密度炮击的滋味,在第五轮齐射的时候,也就是大概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