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承前启后(2 / 5)
”级航母的建造工作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的。
建造“岛”级航母的最大问题不是技术,在建造工程开始的时候,很多技术难关都被攻破。也不是经费,海军有足够的经费,而且合同都签了。真正的难题是当时几家船厂都没有足够多的技术工人。“岛”级的建造难度要比“湖”级高不少,如果是在和平时期的话,船厂可以组织工人进行培训,可是在战争时期,速度就是胜利,根本就不可能花时间让工人进行培训,只能够边建造,边总结,边培训。也正因为缺乏熟练的技术工人,因此第一批4艘“岛”级航母的建造进度要比计划得慢不少。
按照海军与各大造船厂签署的合同,这4艘“岛”级航母必须要在28年2月底之前服役,计划建造周期为一年。这要比“湖”级航母八个月到十个月的建造工期多出了两到四个月。可实际上,没有一家船厂可以在28年2月底之前让航母完成建造,甚至连保证航母下水进行栖装都比较困难。
到8月份的时候,海军装备技术办公室就发现航母的建造进度比计划得慢得多,然后就立即与造船厂取得了联系。问题也很快搞清楚了,缺乏工人,而且大量采用新技术导致建造工艺复杂,成本上升,这些都是建造进度缓慢的原因。这也不能责怪造船厂,毕竟任何一种新战舰在开始建造的时候都会遇到不少的麻烦,比如当初第一批“湖”级航母就在建造的时候出现了类似的问题。
经过紧急磋商,海军与四家造船厂达成了协议,同意为每艘航母增加250万的采购费用,并且成立一个由海军装备技术办公室领导,由其他几十家涉及到了航母建造工作的企业,公司,研究所联合攻关一些技术难题,并且改进建造工艺,缩短建造工期。而船厂则保证尽快培训出合格的技术工人,争取按照合同上的规定,在28年2月底把航母交付给海军。
实际上,这份补充协议仍然没有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十月初,四家造船厂联合向海军反映,航母的交付时间肯定得延迟3个月,而且至少是3个月。海军装备技术办公室再次进行了调查,造船厂反映的实际困难是存在的,不得不接受了造船厂的要求,将交付时间延迟到了28年5月底。
谈仁皓仔细的看过了相关的文件,他在海军装备技术办公室工作过,而且参加过类似的工作,对造船厂的情况也有一定的了解。而他的第一判断是,即使到了28年5月底,海军也不一定拿得到新的航母,也许交付时间还会再次推迟。如果海军能够在28年中期,也就是6月底之前拿到新的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