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玄机(3 / 5)
基础工业。这也正是帝国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完成工业转型,让帝国经济迅速进入战争状态的有效办法,在战争初期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可以说,帝国能够在两年多之内战胜日本,并且在各个战场上顶住强大的压力,逐渐获得战略优势,与帝国控制国内工业的措施有着很大的关系。
因为帝国有明确的法令禁止垄断经营,同时禁止政府参与商业活动,以避免出现官商联营,从而引发贪污腐败。因此,帝国内阁政府是不能直接控制国内工厂的经营活动的。“国有资产管理处”也不能直接介入到工厂的正常经营中去。为了避免与违反法律,唯一的办法就是不直接出面管理企业,因此在帝国政府注资的企业中,国有部分的比例都在一半以下,绝不会超过一半。而由股东选举出来的董事会,以及由董事会选举出来的董事长,都是普通商人,而不是帝国政府,或者是帝国政府的官员。
问题就出在了这里,由民间商人管理企业这并没有多大的问题,可问题是,这些工厂都有国有资产,也就是说,由民间商人在经营国有资产。政府的一些法令会限制这些商人的行为,可无法从根本上杜绝出现侵吞国有资产的行为。可以说,任何一个帝国的商业巨子在其发家史上都有污点,而利用国有资产来牟取私利,这是发家的最好途径。
这套体制的弊端是明显的,可好处也是明显的。对帝国来讲,最大的好处就是在紧急时刻,可以集中全国的力量来进行战争,从而赢得战争。至于因此而产生的,或者是附带引发的问题,曾经有人想过解决办法,可都没有成功。特别是在战争时期,更不可能有效的控制住所有的国有资产。数百年下来,帝国内部也形成了一个规律,即在战争时期,国有资产大批入注私人产业,推进国有化。只要战争结束,政府就将逐步变卖所持有的股份,降低国有化,甚至完全撤消国有化,恢复市场经济体制。当然,这一来一去,两次大规模的流动,中间所出现的国有资产损失就更加难以估计了。真正精明的商人就可以很轻易的找到其中的漏洞,并且利用这些漏洞发家致富,将国家财产揣进自己的口袋里!
可以说,帝国现在数得上号的二十多个大家族,大资本家,几乎全是依靠发战争财而起家的。比如在第一次全球战争后以生产汽车而出名的池家。在第一次全球战争期间以生产枪炮而发家的夏家。在第一次全球战争前以化工工业为主,后来扩大到了弹药生产工业的华家。还有更早的,在唐日百年战争期间就已经出名的庆家。这四个大家族就全是通过发战争财,最终成为了帝国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