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良将庸兵(4 / 5)
菜鸟。数百架轰炸机都没有能够击溃第一特混舰队,而第一特混舰队两轮轰炸,一百多架轰炸机就几乎将第五舰队彻底消灭掉了,这个差距有多大,身为舰队司令官的斯普鲁恩斯是相当清楚的。
这也正是斯普鲁恩斯竭力反对仓促反击的主要理由,他不想让更多的飞行员去送死,也不希望舰队再次受到损失。可问题是,仅仅通过训练,是不可能让飞行员的素质出现质量上的变化的。
当时,斯普鲁恩斯全面采用了对抗训练的方式,而且他根本就不管训练的损失比例有多高,他要的是最优秀的飞行员,而不是一群注定要去送死的飞行员。而高强度的对抗训练是在实战之外,能够迅速提高飞行员能力的最有效的办法。可这带来的后果却极为严重。在不到一个月的训练中发生了100多起训练伤亡事故,40多名飞行员还没有来得及走上战场,就被装进了盖着星条旗的棺材送回了本土。另外还有50多名飞行员负伤,其中20多人注定将永远都飞不起来了。训练伤亡的比例超过了一成,也就是说,有一成以上的飞行员根本就不可能完成训练,在上战场之前就将被淘汰掉!
舰队官兵的训练任务也相当的繁重,而训练的重点就是舰队防空。为了提高舰队官兵的防空作战能力,斯普鲁恩斯甚至组织舰队与岸基航空兵进行了十多次对抗演习,让运输机拖拽着滑翔机充当敌轰炸机,给战舰上的高射炮手提供接近施展的训练。斯普鲁恩斯甚至直接让岸基轰炸机去“攻击”舰队,让舰队官兵体会一下“战场”上的气氛。
不管什么样的训练,都不可能真正替代战场上的残酷战斗。训练只是打下基础,让官兵掌握基本的技能,而能否在战场上发挥出来,那还只能到了战场上之后才知道。可斯普鲁恩斯很清楚,现在的准备工作做得越好,那么舰队在战场上的表现就越好。也许训练无法从根本上提高舰队的战斗力,却能够降低伤亡率,而只要那些经历了战斗考验的官兵活了下来,那么在他们下一次踏上战场的时候,他们就是拥有了实战经验的“老兵”了。
从这一点上来看,斯普鲁恩斯无疑是一名优秀的舰队司令官,对他的任何评价都不为过。而实际上,美国海军也一直不缺乏优秀的指挥官。除了斯普鲁恩斯之外,现在还有特纳,米切尔等一批将领具备了高超的指挥能力。可问题是,美国海军缺少一支足够强大的舰队让这些指挥官在战场上获得胜利。
这也正是美国海军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从能力上讲,斯普鲁恩斯与谈仁皓半斤八两,在两人的对抗着各有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