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胜利(3 / 5)
,也最多八个小时的作战时间,而这要比以往的大部分作战行动都要轻松得多了。真正考验的是舰队的指挥系统,以及舰队指挥官,特别是航空作战的指挥官的能力。
这也是谈仁皓在这二十多天的对地支援中的一个重要感受。比起与敌人的舰队进行决战,以及以往的岛屿登陆作战来讲,在面对大陆的对地支援作战行动中,舰队的指挥系统暴露出来的问题是最为严重的。而且,作战方式也完全不一样。在对地支援作战中,最重要的不是把握战机,因为这个战机不是由舰队来掌握的,而是由地面部队掌握的。最重要的能力是轰炸机到达的及时性,以及对战局的总体把握。
这可以说是一个新的考验,谈仁皓之前对地面作战并不熟悉,而且也不是很清楚该怎么及时的为距离舰队数百公里外的地面部队提供航空支援。结果,他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来熟悉陆军的战术,同时利用这二十多天的实战经验摸索出了几条规律。如果要想为地面部队提供及时的航空支援的话,那么就首先得了解地面部队的作战意图,以及地面部队指挥官的作战计划。然后还得清楚战役的难度到底有多大,做出一个大概的判断,在此判断的基础上,尽量合理的安排轰炸机,特别是轰炸机出发的时间,这样,轰炸机群才能在最重要的时候到达最重要的战场,投下最重要的炸弹,赢得最重要的胜利。
这个道理说起来简单,可真正做起来却没有那么容易了。发生在阿米代尔,塔姆沃斯,以及纳拉布赖的几场战斗中,都暴露出了舰载轰炸机没有准时到达,结果耽搁了地面部队的作战行动,甚至差点导致战斗失败的严重问题。虽然当时古迅雷安排了联络军官在第一特混舰队,而且古迅雷并没有指责第一特混舰队的轰炸机来晚了,但是谈仁皓很清楚,几个联络军官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而且古迅雷没有直接指责,并不表示舰队就已经做到最好了。
也正是如此,在古迅雷的地面部队停下来,地面部队休整期间,谈仁皓数次找到了古迅雷,与古迅雷探讨了舰载航空兵与地面部队配合作战的诀窍,也同时征求了古迅雷的一些意见,向古迅雷学习了地面作战的一些基本战术问题。这也是谈仁皓主管能动性的一面,是他比其他的舰队司令官优秀的一面。也许,其他的舰队司令官会回避这些问题,可谈仁皓不会,他知道自己的缺陷,而且从不掩饰自己的缺陷,并且会努力的弥补自己的缺陷。
而谈仁皓积极学习地面战术也证明了一点,那就是随着战争逐渐走向胜利,今后爆发大规模海战的可能性将越来越小,而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