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陆战之王(3 / 5)
坦克手的一致好评。可该坦克在战争爆发前才研制成功,而在战争爆发前,帝国陆军只接收了不到500辆,同时因为帝国的战争工业调整并不及时,因此在23年之前,20式坦克只生产了不到3000辆,随即就被更好的坦克给取代了。而这不到3000辆的20式坦克中,就有至少2000辆在俄国战场上被摧毁,而且是在23式坦克正式服役之前,帝国陆军性能最先进的坦克。
战争爆发后,唐帝国并没有立即与俄国宣战,可让德国与英法的装甲部队在西欧战场上的鏖战让唐帝国陆军感到极为震惊,特别是德国的4号坦克的性能,让帝国陆军是惊喜交加。随后,帝国就与德国达成了协议,由德国向帝国提供了全套的4号坦克的生产图纸,而唐帝国的回报就是为德国提供更多的战略援助。
这就是23式坦克的来历,整个仿制工作用了一年多的时间,23年初,该坦克的研制完成。帝国陆军没有完全采用德国4号坦克的设计,而是在德国人的设计上做了大量的修改,主要的修改有,换上性能更好的柴油发动机,增加了坦克正面装甲的厚度,使用了80毫米口径的火炮(仍然为短身管火炮),改进了行走装置,另外用的是12毫米重机枪,而不是8毫米的通用机枪。
23式坦克是帝国陆军第一种可以在战场上与俄罗斯陆军所装备的坦克抗衡的主力坦克,在25式出现之前,23式是唯一一种可以与T-34抗衡的中型坦克,至少在800米的距离之内,23式有机会击穿T-34的正面装甲,而20式连这个机会都没有!可不管怎么说,23式都是仿制别人的,而且德国陆军也很快就发现了4号坦克性能上的局限性,在唐帝国仿制4号坦克的时候,德国陆军就已经在研制更好的坦克了。因此,唐帝国陆军并没有因此放弃获取更好坦克的努力。
在仿制23式坦克的时候,帝国的坦克设计师吸取了大量德国人制造坦克的经验,以及德国工程师在设计坦克时的一些缺点。当时,帝国陆军已经在战场上缴获了一些T-34,而帝国的坦克设计师很快就吸收了德制与俄制坦克的优点,并且很快的将这些优点集中到了一起,而这就是25式坦克的来历。
25式坦克仍然属于中型坦克,其战斗重量为32吨,后期型号达到了38吨。采用一门75倍径的80毫米火炮,三挺机关枪。装甲厚度30到100毫米,并且大量采用了倾斜设计,以增强抗弹能力。公路最大速度达到了每小时55公里,越野速度能够达到每小时20公里。在整体设计上,25式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