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谨慎前行(3 / 5)
速度估计出的敌舰队可能出现的海域的范围,这些海域是由几条不同颜色的线条区分开的。其中红色线条所圈出的海域为敌舰队以经济巡航速度航行时能够到达的海域,这是最危险海域,而由棕色线条圈出的海域为敌舰队以最快巡航速度航行时能够到达的海域,而这是危险海域。由黄色线条圈出的海域为敌舰队以最快速度航行时能够到达的海域,而这是威胁性海域。海涂上还标出了部署在马达加斯加岛上的远程巡逻机所覆盖的范围,而且这个范围也分成了好几部分,越靠近马达加斯加岛的部分表示巡逻机的巡逻航线越密集,发现敌舰队的可能性就越大,而越外围的部分表示侦察机的巡逻航线越疏散,发现敌舰队的可能性就越小。这些,都属于最基本的工作,而且都是舰队司令部的参谋必须要在司令官开始做决策之前就完成的工作,同样也是谈仁皓做出决策的依据。而按照帝国海军的规定,在作战期间,海图上的信息至少得四小时更新一次,如果需要的话,甚至得随时更新。就算在普通航渡的时候,也得至少每十二小时更新一次。因此,海图本身不是一幅完全固定不变的地图,而是一幅信息在随时变化的地图,这也就是海图与地图的差别。
谈仁皓花了半个小时弄清楚了海图上的信息,他看得很仔细,而且想得也很深入。此时,他已经完全进入了战斗状态,思维也都集中到了作战行动上来。而问题的关键仍然是那份情报的可靠性。
英法联合远征舰队有没有离开开普敦,如果离开了的话,那是在撤退,还是在主动迎战?现在已经是四月八日了,天气状况已经比一个多月前好转了很多,特别是在南大西洋上,天气正在迅速变化,也许过两天就能够达到适合航母作战的程度。在此情况下,坎宁安会做出如何的选择?与帝国舰队决一死战,还是力求自保?
谈仁皓没有去考虑那份情报的真实性,情报本身的可靠性并不高,他只能依靠对手的特点,还有现实战场上的环境,天气变化的情况等因素来推测对手的行动。可当他把各个问题列出来,同时把自己转换到坎宁安的位置上的时候,他却发现,根本就无法对坎宁安可能采取的行动做出准确的判断。
在当时的情况下,坎宁安在退却与迎战之间的选择机会几乎是对开的。退却的话,可以自保,而只要英法联合远征舰队还在南大西洋上活动,就算是退到了黄金海岸,那么唐帝国的两支主力舰队就不敢轻易的离开印度洋,这将对美军在太平洋上的反击提供巨大的帮助。特别是牵制住第一特混舰队,让谈仁皓无法去太平洋上对付斯普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