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法国沦陷(2 / 5)
迅雷歼灭英国远征军的时候,古德里安则在向巴黎迅速推进,也就在英国远征军覆灭前的一天,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到达了巴黎市区外围,当日,巴黎市市长就宣布巴黎为不设防城市,并且派出了代表,前去与古德里安接洽,希望德军能够保存巴黎,不要摧毁巴黎。双方协商了两日,随后德军兵不刃血的开进了巴黎,占领了法国首都。而当时,古迅雷实际上有足够的时间赶到巴黎,至少象征性的安排一支部队开赴巴黎,这样,唐帝国陆军也能赢得一份荣誉吧,可他并没有安排部队前往巴黎,也许,这并不是古迅雷的原因,同样的,文件中并没有对此做出解释。
巴黎沦陷,是西欧战场上的重大转折点。可以说,是西欧战场的分水岭,法国在战场上坚持了四年多,最终还是倒下了。也许在很多人看来,法国还能坚持更长的时间,可实际上,法国能够坚持四年多,这已经是个奇迹了,而且,其功劳主要归属于两个人,一个是戴高乐,一是个勒克莱尔,而这两人都是法军最优秀的装甲兵指挥官。
从地理条件,战场的纵深,乃至国力等等方面来看,德国很有可能在战争爆发的第一年就击败法国,如果当时不是俄罗斯突然参战,打了德国一个措手不及的话,也许在23年之前,德军的坦克就已经开进了巴黎市区,法国就已经完蛋了。
相对而言,西欧战场是很狭窄的,而且德国在战争初期有欧洲大陆上最强大的装甲兵,最优秀的装甲兵指挥官,已经最为完善的装甲兵战术理论。当时,在整个西方,恐怕就只有俄罗斯的装甲兵能够与德军的装甲兵抗衡了,而且也只有俄军有足够优秀的装甲兵指挥官,相反,法国却没有这个资本。
法国在战前号称有欧洲头号陆军(专门用来对付德国的),可问题是,法国的装备在质量上与德国陆军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坦克方面。另外,法军当时根本就没有一套完善的装甲兵战术理论,仍然局限在阵地战的范围之内,如同戴高乐,勒克莱尔这批优秀的指挥官,都是在战争中诞生的,在战前,戴高乐只是个上校,而勒克莱尔只是个中校,而且两人是在21年初,也就是战争爆发的那一年初期才组建了法军的装甲部队,而到战争爆发的这几个月里,法军的大部分坦克甚至是配属在步兵部队里的,根本就没有多少装甲部队!
而与欧洲东线战场不一样,西欧战场非常的狭窄,装甲兵的一次突击就可以前进200公里,而西欧战场上最窄的地方还不到120公里。也就是说,完全在装甲兵的突击范围之内。从这个角度来看,法国能够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