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情报欺骗(3 / 5)
在短期内完成这个任务,只能够分阶段建造。海军装备技术办公室首先确定了标准登陆舰的设计方案,随后就将设计图纸分发到了各个造船厂,按照标准方案进行建造。而这些标准登陆舰只需要做部分改装,就可以满足陆战队的各种需要,包括投送步兵,运送装甲战车,作战物资,以及改造为火力支援船等。
在此期间,已经有一批标准登陆舰投入到了西南太平洋战区,这不但能够检验新的登陆舰艇能否适应残酷的战场环境,另外还可以增强西南太平洋战区的登陆作战能力。从24年年底开始,大批登陆舰艇就陆续下水服役,当时大部分的登陆舰艇集中在帝国东部港口,以及琉球群岛,台湾岛等地。这次,甘永兴就从这些充当预备队的登陆舰艇里调集了一批,而且正好用来运送那10个师的陆军部队前往马里亚纳群岛。
按照甘永兴提供的资料来看,这批登陆舰艇至少可以运送三个陆战师的兵力,加上廖汉翔手里原本就有的一批登陆舰艇,现在可以一次性投送至少五个陆战师的兵力了,而在中太平洋方向上,任何一座岛屿上的美军都不可能挡住五个帝国陆战队的登陆部队。也就是说,这支登陆舰队足够在任何一座岛屿上发动登陆作战行动了!
有了登陆舰队,最后欠缺的就是一支强大的运输船队。运输船队的意义绝不在登陆舰队之下。在战役开始后,登陆舰队将不负责为部队提供作战物资,而是由更为廉价的运输船只来运送作战物资(主要是登陆战舰的运送能力远不如运输船只)。因此,任何一次登陆作战都需要有庞大的运输船队提供支持,而运输船队的规模实际上就决定了登陆作战的规模,决定了能够投入的作战部队的数量。
运输船队的事情也很快就得到了解决,而安排相关工作的也是甘永兴。
在美国开始建造标准货轮之后,唐帝国也受到了启发,迅速的设计出了两种标准货轮(装干货与装液体货物的货轮是有区别的)。当时,唐帝国主要的海上航线是向西连接波斯帝国与德意志帝国的航线,而这条航线几乎都在帝国海军,以及岸基巡逻机的掩护范围之内,而且沿途有众多的基地,敌国的潜艇也难以到达这条航线所在的海域。因此,帝国损失的货轮并不是很多。可问题是,帝国海军如果要在太平洋上发动战略进攻,就必须要有足够多的运输船只为前线部队运送部队,作战物资,武器装备等。比如,当时为太平洋战区提供服务的运输船只就有100多艘,而为西南太平洋战区提供服务的运输船只则超过了200艘。这些活跃在战场上的运输船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