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火红的夜色(3 / 5)
炮击引导。
在这样的战斗中,巡洋舰上的炮手,乃至枪炮军官都看不到敌人,只是根据炮击引导员提供的参数进行炮击。战场被划分为了几十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一个代号,而每个区域内又设置了几百个坐标点,炮击引导员需要做的就是为战舰提供这些区域的代号,具体的坐标点,以及所需要发射的炮弹的数量。比如,一组编码为11023045010021的代码的意思就是:11区域内,横坐标为23,纵坐标为45的坐标点上需要十发200毫米高爆弹,如果最后两个数字为22的话,则为200毫米穿甲弹,如果是32的话,则为240毫米穿甲弹。在这组编码中,有实际意义的数字之间由0来隔开。枪炮军官可以通过这组编码迅速的确定目标的位置,然后再结合此时战舰的位置,迅速的解算出炮击参数,炮手就可以根据枪炮军官提供的炮击参数开炮了。
整个指挥系统实际上是比较负责的,却非常有效。熟练的炮击军官在收到了炮击引导员提供的编码之后在几秒钟内心算出炮击参数,然后把命令下达给炮班,而熟练的炮手在收到炮击参数之后十秒钟之内就能打出第一发炮弹。中间的通信环节是用语音进行的,炮击引导员提供的只是数字信息,即使被敌人截获,敌人也无法立即明白这串数字的具体含义,更不可能在两分钟之内就做出反应。当然,为了保密的需要,在不同的战斗中,编码中的数字组的顺序是有可能调换的,而这只有在战斗之前才会下达到部队中去。
这类炮战中的战术指挥是不需要谈仁皓去操心的,炮战的具体安排都由舰队里的枪炮参谋负责,谈仁皓只是下达炮击开始的命令而已,具体的工作都由参谋去干。实际上,这就是战斗的基本方式,是海军的作战方式,司令官负责的只是战役层面上的指挥,而具体的战术指挥,全都由下级军官在负责。
水上飞机投掷的“燃烧弹”阻缓了美军的第一轮进攻,接着到来的炮击让美军更难以靠近帝国陆战队的防线。最初的炮击进行了大概二十分钟,第一批进攻的2000多名美军在留下了1000多具尸体之后退了下去。炮击也在这个时候结束了,半个多小时的战斗中,陆战队只有几十人伤亡,而在他们的阵地外,上千名美军官兵已经去见他们的上帝了。
战场上暂时恢复了平静,水上飞机又出发了。美军的第一次进攻也只是试探性的,五分钟之后,美军炮兵开始反击。这次,是双方的舰炮与岸炮之间的对决。陆战队的炮击引导员无法为舰队提供有效的炮击参数,现在轮到在战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