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浴血海滩(2 / 5)
力密度,也不见得能够打中敌人,精度是海军对火炮的第一要求。在此情况下,海军自然不会对精度极为糟糕的火箭炮感兴趣了。
火箭炮的固有缺陷并不能够掩盖其天生的优势,那就是其极高的发射速度,而且在没有身管限制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大规模的齐射了,而这却是火炮根本办不到的。实际上,这就是两个极端,火炮追求的是精度,而火箭炮追求的却是火力密度。一般一门火箭炮都有几个,甚至几十个导轨,可以在几秒,最多几十秒的时间之内把所有的火箭弹都发射出去,而大口径火炮却根本做不到这一点。另外,也正是没有了身管的限制,所以火箭弹的重量可以做得比炮弹大得多,战斗部也就比炮弹大得多。另外,火箭炮的工艺更简单,因此出故障的机会也就更小,而且就算某具导轨上的火箭弹出了故障,也不会影响到其他导轨上的火箭弹,从而不会影响到整门火箭炮的使用。这些特点都是火炮所没有的。
可以说,火箭炮是当时地面部队所能拥有的最为理想的火力支援武器之一了。在大陆战场上,俄罗斯,德国,唐帝国,波斯帝国的陆军都先后装备了火箭炮,而且数量是越来越多,在战役中的使用也是越来越广泛。很快,火箭炮的这些天生具有的特性也引起了海军,准确的说是海军陆战队的注意。陆战队在登陆作战中需要大量的火力支援,之前是由舰队,航空兵来完成的,而陆战队只有自己的炮兵,而且还得先让这些炮兵上岸之后才能使用,而在陆战队上岸的这期间,所有的炮火支援都得由舰队提供。而追求精度与威力的舰炮在很多时候是无法保证火力密度的。
显然,能够解决问题的就是火箭炮。在有需求的前提下,陆战队很快就搞出了这种装了几十具,甚至上百具火箭炮的“火力支援船”。这些船只都是由商船(一般都是拥有平坦露天甲板的货轮)改装的。这些船只直接由陆战队指挥,伴随登陆舰队活动,其宽大的船内空间可以容纳足够多的弹药,而平坦的甲板上可以设置足够多的火箭发射架。在第一批改装的这几艘“火力支援船”中,每艘上面都有120到180具导轨,而一次齐射的时间不过就两分钟而已,而每枚火箭弹的重量是55公斤,可以打到5海里之外,也就是说,每艘船可以在两分钟之内发射出120到180枚重55公斤,每枚里面装有8公斤烈性炸药的火箭弹,而这些火箭弹一次性可以覆盖超过一个马球场大小的区域,几艘“火箭船”一起开火的话,就可以在一条长两公里,纵深500米的范围之内制造出一片“无人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