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冲动的上将(2 / 5)
消息确实很快就送来了,在轰炸机群返航的时候,一架从亚松森岛起飞的远程侦察机就来到了美国舰队上空,在迅速的拍下了几幅照片之后,立即就飞了回来。侦察机飞行员与照片结果一对比,这下所有人都傻眼了。美国舰队没有被歼灭,甚至没有失去大部分战斗力,八艘战列舰中,只有五艘受了中等程度的损伤,三艘受了轻伤,而且舰队南返的速度并没有降低,战舰上最重要的炮塔,舰桥等都没有遭到彻底破坏,只能从照片上依稀辨认出,这八艘战列舰确实吃了不少的炸弹,缺少装甲防护的副炮,以及没有装甲防御的小口径高射炮的损坏很严重。
这下,所有人都有点傻眼了,上百枚炸弹就只是炸掉了这些战舰的副炮?问题的根源很快就找了出来,罗云冲出动的轰炸机挂的全是原本用来对付地面目标的高爆弹,而不是对付战列舰这类大型战舰的穿甲弹!高爆弹与穿甲弹出了弹壁的厚度(这决定了炸弹承受撞击,也就是穿甲的能力)不一样之外,还有一个区别就是引信的设置。高爆弹的引信都是触发引信,只要接触到硬物体就立即引爆炸弹里的炸药,依靠弹片与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杀伤周围目标。穿甲弹用的是延迟时间引信,在撞上硬物体之后,引信要延迟一定的时间(非常短暂,一般就十几到几十毫秒)再引爆炸药,依靠在物体内部爆炸所产生的强大冲击波来产生破坏。对付战舰类目标,特别是战列舰这类敷设着数百毫米厚的装甲的主力舰,高爆弹就如同隔靴搔痒,只有穿甲弹才能够起到足够的杀伤作用!
当时,罗云冲手里根本就没有穿甲弹,因为他们一直不执行对海轰炸任务,硫黄岛,小笠原群岛的弹药库里都没有穿甲弹。这不能怪罗云冲,当时任务下得太急,而且航空穿甲弹的产量一直就不太高(帝国在短期内制造了大量的燃烧弹来对付日本,相对降低了其他航空炸弹的产量),而绝大部分都供应给了舰队的舰载轰炸机使用(500公斤级的)。当时,只有琉球岛上还有一批储备,可无法及时运送过来,结果就导致重型轰炸机挂高爆弹去打击战列舰的事情发生。
就算只用高爆弹,美国舰队受到的损失也不小。除了那些有厚重装甲保护的部位(主炮,舰桥)之外,其他装甲防御薄弱,或者没有装甲防御的部位都有巨大的损伤。拿挨了24枚炸弹的“田纳西”号战列舰来说,虽然战舰上的关键部位没有被炸毁,也没有一枚炸弹钻入舰体内爆炸,可当时战舰上几乎所有的副炮,高射炮,还有后部的水上飞机甲板,弹射器都被彻底破坏。C炮塔连着挨了两枚炸弹,巨大的冲击波将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