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绝不手软(2 / 5)
弱的缺点就已经受到很多的指责与置疑了)。航母的满载排水量仅17500余吨,长234.4米,最大速度刚超过29节。而在这么小的舰体内带了86架战机(实际上,这要比“皇帝”级好多了),安放2000名舰队官兵(包括航空部队),结果,航母舰面上布置的防空火炮少得可怜。
美国海军最初并没有将“黄蜂”号当作舰队航母使用,而是一直将其留在大西洋,一来承担训练任务(与“突击者”号一样),二来就是为船队护航,到大西洋上执行有限的作战巡逻任务(主要就利用飞机,在大西洋中部地区帮助英法的驱逐舰寻找德国的潜艇,这也成为了后来使用护航航母的理论基础)。在大战爆发前夕,美国海军认识到其部署在太平洋上的航母数量少于唐帝国海军,因此才决定将“黄蜂”好紧急调入太平洋。结果,“黄蜂”号没有赶上第一场海战,在到达珍珠港之后就顶替了受伤的“约克城”号,成为了弗莱彻的旗舰。
单论航空打击能力的话,“黄蜂”号不在“列克星敦”号(标准载机80架)之下。秋耿波可不知道这一点,而且他也不会关心这一点,他唯一看中的就是“列克星敦”号那庞大的身躯,270米的长度!对任何一名轰炸机飞行员来讲,更大的战舰肯定更有吸引力。结果,秋耿波根本就没有等到慢了一些的“鱼鹰”鱼雷机群到达,在迅速的分派了任务之后,立即就率领一个小队的“翠鸟”朝着“列克星敦”号冲了过去。
美国战舰上的防空火炮立即响起,弗莱彻与菲奇肯定都在怨恨战舰上的防空火炮太少了。特别是弗莱彻少将,在“菲律宾海战”中,“约克城”号就已经暴露出了防空火力不足的缺点,而弗莱彻也在战报中提到了这一点,要求全面加强战舰的防空火力。美国海军部甚至秘密将几名日本的航母设计师(当时已经有部分日本的高级人才逃到美国去了)请来,根据这些日本人的意见,拿出了一份加强防空火力的计划书出来。可这已经太迟了,在两支特混舰队离开珍珠港的时候,四艘航母,以及其他的护航战舰上只临时增加了一批.50(英寸,后同,不再特别标注)的重机枪,实战中,这些重机枪几乎没有任何作用。
秋耿波也在为美国战舰的防空火力吃惊,他惊讶的是美国舰队的防空火力竟然比开战时日本战舰的还要差。这也许是他的错觉,在经历了那么多次残酷的战斗之后,如同秋耿波这样的老牌轰炸机飞行员已经习惯了从密集的火网中穿过,然后再开始俯冲的情况。而现在,他们竟然没有受到多大的威胁就到达了航母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