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开幕(3 / 5)
记最关键的事情,那就是呼叫海航的岸基战斗机部队,让海航必须保证在舰队上空有两个战斗机中队在执行作战巡逻任务,另外还要有一个中队正在赶来的途中(距离在80海里范围之内)。结果,当美国轰炸机群杀到的时候,他们要面对的不是两个中队的“隼”式战斗机,而是三个中队!
三点过五分,第一批美军机群被一艘掩护运输船队的重巡洋舰上的雷达发现。五分钟之后,接到召唤杀来的第一个中队的“隼”式战斗机与两个中队(美军的中队编制一般只有24架)F4F遭遇了。战斗立即展开,双方规模相差不大,“隼”式战斗机的性能,以及唐帝国战斗机飞行员的素质再次主宰了天空,“野猫”甚至连逃命的机会都没有(F4F的极限速度比“隼”低了近55节)。
十五分钟之后,美军轰炸机群与另外一个半中队的F4F赶到,而此时负责舰队防空的另外两个“隼”式中队也已经到达了。也许在这场战斗中最应该佩服的不是美国机群的数量,而是美国飞行员的勇气。在面对强敌(强了不只一点半点),而且战机性能差距巨大的情况下,大部分美军飞行员都表现出了作为一名军人最需要的勇气。但勇气不是决定胜负的最关键因素,在实力差距太巨大的时候,勇气往往带来的是死亡,而不是胜利。
这场空战从三点打到了三点五十分,很多美军飞行员都放弃了返航的机会(激战近五十分钟,大部分美军战机都没有足够的燃料返航了)。很多美军轰炸机飞行员都顽强的完成了冲击,俯冲(水平急飞),投弹(投雷)的过程。唐帝国的战舰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有两艘重巡洋舰为了掩护运输船,被鱼雷击中,遭到了重创(一艘是主动用舰体去拦截鱼雷的),另外还有一艘驱逐舰被炸沉。战列舰“成都”号挨了一枚250公斤炸弹,幸好炸弹是在舰面上爆炸的,而不是钻入舰体爆炸的。一艘运输船被炸澈,上面运载的一千多吨弹药殉爆,运输船上的三十多名水手(属于海军预备役)全部牺牲。
相对来说,美军的损失更巨大。出击的近200架战机被击落了82架,带伤返航的达到了54架,至少有130名飞行员阵亡,或者是被俘。后来,驻马里亚纳群岛的美军航空兵再也无力组织起如此大规模的轰炸了。而唐帝国舰队与陆战队的损失并没有影响到后面的作战行动。虽然在损失比上,美军获得了战术上的胜利,但从整个战役层面上来看,美军的这次轰炸带来的意义并不大。
当天傍晚,一支由24架B-17组成的重型轰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