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海陆之争(4 / 5)
在廖汉翔当骑兵营营长的时候,他就是另外一个骑兵营的营长。后来,廖汉翔去了陆航,走上了航空兵这条道路,而施鼐兴则留在了骑兵部队,致力于装甲兵的发展工作。两人一直保持着联系,廖汉翔还留在陆航的时候,两人还就航空兵与装甲兵的配合作战问题讨论过多次。后来,施鼐兴提出了利用装甲兵的速度,结合航空兵的打击能力的“装甲集群快速突击理论”(“闪电战”的基础理论)就是建立在他与廖汉翔的讨论基础之上的。而这也成为了帝国陆军在二战前夕的经典理论,为帝国陆军最主要的发展方向。施鼐兴也因此成为了帝国陆军装甲兵的创始人。可他在陆军的遭遇与廖汉翔有点相似,一直不受重用。他没有跳槽来海军(海军也没有可以让他施展身手的地方),而是留在了陆军,用他的理论组建了第三骑兵军(后改名为第三坦克军),为帝国陆军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装甲兵指挥官。
“古将军,兴会了!”谈仁皓立即对古迅雷产生了好感,大概是因为施鼐兴与廖汉翔的关系,还有他们同是年轻将领的缘故吧。“我也早就听说过施鼐兴将军的大名,相信古将军将会在战场上一展才华,将施鼐兴将军的理论变为实际的战功!”
“谈将军过奖了,与谈将军相比,我不过是才学会走路的孩子一样!”古迅雷也对谈仁皓产生了好感,“现在谈将军已经是海陆两军的大名人了,我还经常听卫伯瑜将军谈到你呢。至于今后嘛,我们都为帝国军人,为帝国征战沙场为我们的本分,那些战功又算得了什么呢?”
两人同时笑了起来,作为年轻一代,他们有着共同的社会背景,也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念。这也许是帝国海陆两军年轻将领唯一的共同点吧。
“两位将军,会议开始了,请进吧!”一名首相府的卫队军官过来打断了两人的谈话。
“古将军请!”
“谈将军请!”
两人并肩走进了会议室,薛希岳,聂人凤,严定宇等人早就已经坐好,等着两位做报告的少将进来。谈仁皓走到了聂人凤的旁边,古迅雷则走到了严定宇的旁边。两人都朝对方看了一眼,然后才坐了下来。
“你认识他?”聂人凤有点好奇的看着谈仁皓。
“才认识的,古迅雷,应该是装甲兵少将。”
聂人凤微微皱了下眉毛,然后低声说道:“看样子,严定宇那个老顽固也开始启用年轻将领了。”
谈仁皓也笑了起来,说道:“陆军已经没有退路了,严定宇元帅肯定是被逼于无奈才选择新的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