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潜力大爆发(1 / 5)
谈仁皓的离开并没有改变帝国加强对日战略轰炸的决定。六月初,聂人凤元帅就向帝国内阁政府申请增加海军军费开支,当月中旬,新增加的25亿军费开支就到位了,这足够让帝国海军所生产五千架轰炸机(“狼鸠”的出厂价格大概24万,而出口到波斯帝国与德意志帝国的单价是49万),或者是50万吨燃烧弹(燃烧弹在大批量生产之后,每吨的价格降低到了5000元,比普通炸弹便宜了很多),或者是15000架战术飞机,或者是三支航母舰队的所有战舰。
这是一笔不小的军费,这也为帝国海军战略打击部队继续对日轰炸铺平了道路。各轰炸机生产厂,以及弹药工厂在拿到了一笔额外的奖金之后,都开足了马力,加快了生产速度,越来越多的轰炸机,燃烧弹被运送到了前线,投入到了对日轰炸中去。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一笔开支,也才有了帝国海军的第二种重型轰炸机,真正能够满足海军的战略轰炸需要的轰炸机。
前面已经提到过了,在“狼鸠”定型之后,罗云冲就提出了新轰炸机的发展要求,“狼鸠”只是在紧急时期的过渡机种,只能勉强对日本进行轰炸。按照罗云冲的想法,真正的轰炸机是能够携带至少六吨炸弹,作战半径达到2000公里的机种。这样,轰炸机才能够从济州岛或者是硫黄岛起飞,在日本的每一个角落里都能投下足够多的燃烧弹,将整个日本变成一片火海。
也就是在23年初,新轰炸机的研制启动了。这次,帝国海军没有公开招标,而是直接让沈飞与哈飞分别负责研制轰炸机的发动机与机体,最后两家飞机厂一起进行试飞与生产工作。在没有足够的经费的情况下,两架飞机厂的研制进度并不快。当聂人凤拿到了申请得来的大笔军费之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向两家飞机厂提供研制经费,加快新型轰炸机的研制工作,争取在23年底让新轰炸机飞起来,最迟也要在24年装备部队(这个计划很不现实,因为当时所有人都没有考虑到制造这种世界上最庞大的轰炸机所需要面对多少困难)。
到六月底,哈飞首先拿出了三种设计方案(实际上是三个设计小组的方案,这是飞机厂内部竞争的结果)。其中一种方案采用六台“狼鸠”所使用的发动机,几乎就是将“狼鸠”等比例放大,然后再多装两台发动机的改进型号。另外一种采用了四台还没有研制成功的大功率发动机,采用了大量新技术,几乎是全新的设计。第三种方案则十分超前,采用飞翼布局,使用六台发动机作为动力,其设计指标甚至可以横越太平洋,对美国本土进行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