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死亡通知书(1 / 5)
为了避开日本的战斗机,轰炸机群首先向南飞,然后再向东杀向了日本九州岛。机群在九点二十四分的时候到达了男女群岛上空,“头雁”号(蒋时宽座机的代号,是由其他人取的)上的导航员第一次确定了航线。
因为之前一直在海上飞行,轰炸机只能够依靠陀螺仪来确定航向,导航员则通过飞机的速度,时间等等来确定飞行距离。从这点上来看,导航员(特别是长机的导航员)的重要性不亚于任何人。如果没有优秀的导航员,轰炸机在飞行了数百上千公里之后,就很有可能偏离了航道,错过了目标。这也是为什么重型轰炸机上要配一个单独的导航员的原因。
男女群岛是轰炸机群的第一个航向检验点,在大海上,也就只能够依靠这些有明显特征的岛屿来确定是否偏航。随后,机群再次转向,朝着天草滩前进,然后进入有明海(长崎与熊本之间的海湾)的入口处。
十点过五分,蒋时宽看到了前方的陆地,那是海湾口南岸的陆地。此时,前方的护航战斗机中队已经与日本的防空战斗机遭遇了。
“各营分头前进,保持编队,别分散了!”蒋时宽在这个时候打开了通话器,“兄弟们,回头再见了!”
“一路顺风!”
随着各营的营长做了回答,机群开始散开,以营为单位突破日军战斗机的拦截网。这是罗云冲制定的战术,他主要考虑到的就是突围的成功率。如果仍然保持大机群活动的话,很容易遭到优势日军战斗机的拦截,那么突围就变得很困难了,而分散突围的话,就算有某些机群遭到了拦截,也能够保证其他的机群到达目标上空,然后投下炸弹。
此时,轰炸机群上方的战斗机也投入了战斗。36架“秃鹫”分成了三个小队,迎击杀来的日本战斗机。这些护航战斗机都在拼命作战,阻止日本战斗机靠近轰炸机群。日本的战斗机也在拼命向里冲,以对付那些威胁更大的轰炸机。天空中一片混乱。
“一营的,保持好编队,跟在我的后面!”
机群一进入陆地上空,地面上的高射炮就响了起来,炮弹不时的在机群中间爆炸。此时,只有大口径防空炮才能够威胁到在4500米高度上飞行的轰炸机,所有的小口径防空炮都无能为力。
十点十二分,蒋时宽率领的一营损失了第一架轰炸机。一发大口径炮弹打在了那架“狼鸠”的弹舱后面,位与这里的三名机枪手全被炸飞了,接着,轰炸机的燃料箱被引燃,冒着火光坚持飞行了不到半分钟,然后就头一重,栽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