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海航的战略轰炸机(3 / 5)
出什么样的战机来,这样,我们才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具备对日本进行战略轰炸的能力。到时候,陆航会有什么反应,就要看我们的表现了!”
罗云冲也站了起来,说道:“没问题,给我十天时间,也许八天就够了,到时候,我会给你一份满意的报告的。”
谈仁皓确实拿到了一份让他感到很满意的报告。罗云冲不但在报告中提出了对新型轰炸机的具体性能要求,而且还附带了一张简单的设计分析报表,而且用的就是帝国现在所拥有的技术所做出来的设计表。
按照罗云冲的这份报告,帝国海军航空兵如果要发展战略轰炸机的话,那么前期应该考虑作战半径在1500公里左右,能够挂载5吨以上弹药,安装四台发动机的轰炸机。而当时帝国已经能够制造最大功率在2100马力左右的航空发动机了,如果按照罗云冲提出的要求,这种速度只需要达到250节左右的轰炸机使用四台1600马力的发动机就已经足够了。而帝国有好几种发动机的功率能够达到这一要求,且技术都非常成熟,可以大批量的生产。因此,在制造新的轰炸机方面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另外,罗云冲还提交了一份附加报告,这是关于轰炸机护航作战的报告。现在海航的战斗机最大的作战半径才300海里左右,如果用这种战斗机为轰炸机护航的话,那么就只能从朝鲜半岛,或者是琉球群岛北部的岛屿起飞,而且还无法对日本本土的所有地方进行轰炸,且朝鲜半岛的战局谁也无法预料,而琉球群岛的登陆作战会打成什么样子,也没有个底。因此,海航应该发展作战半径能够达到800海里,至少500海里,能够从帝国本土直接起飞,位轰炸机机群提供全程护航,对日本本土每一个地方都能够执行轰炸任务的远程战斗机。
谈仁皓将这份报告直接交给了聂人凤元帅,因为他发现,报告中几乎没有他可以修改的地方,罗云冲不但是轰炸方面的专家,而且他早期是在战斗机部队服役的,因此对护航作战也很了解。可以说,罗云冲本人就是个航空方面的全才,其对战略轰炸的了解,远在谈仁皓之上。这也是谈仁皓向廖汉翔要人的主要原因了。
不过,聂人凤在看完了这份报告之后,明显就没有谈仁皓那么高兴了。
“这份报告写得很好,听说是廖汉翔将军的一个老部下吧?”
谈仁皓笑着点了点头,说道:“罗云冲少校是廖汉翔将军的得意弟子之一,这几年在陆航都混得不开心。之前,他就想来海军了,不过因为人事调动的问题,所以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