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海魂 > 作品相关 (4)

作品相关 (4)(5 / 20)

海里。机翼内的两挺机关枪共备弹400发,后座自卫机枪备弹400发。

整个大战期间,帝国海军制造了3500架“翠鸟”,其中由沈飞制造的有2800架。其中装备帝国海军的有3000架,另外500架输出到了各个盟国(波斯帝国海军采购了300架,而且一直使用到了战争结束)。另外,波斯帝国,德意志帝国还购买了生产线,各制造了1200架与800架。

从制造数量上就能看出,“翠鸟”是一种很优秀的俯冲轰炸机。在欧洲战场上,“翠鸟”还在德意志空军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为了一种优秀的对地俯冲轰炸机(与“斯图卡”相比并不逊色多少)。后来,帝国陆航还接收了一批“翠鸟”,参加了地面上空的战斗。

其实,“翠鸟”的成功并不是个偶然。在轰炸机设计阶段,总设计师就抓住了俯冲轰炸机最重要的几项性能要点,强化了主要性能,弱化了次要性能。当然,“翠鸟”成功的另外一个秘诀是与战斗机共用同一种发动机。

这种战斗机与轰炸机共用发动机的事情一直延续了下来,这不但减轻了帝国海军的后勤保障压力,同时还让帝国海军能够拥有优秀的轰炸机。

不可否认,“翠鸟”俯冲轰炸机的优秀性能,而这种活跃于大战初期太平洋战场上空的轰炸机也书写了一段段伟大的历史,创造了大量的奇迹!

低空霸主-“鱼鹰”鱼雷轰炸机

与“翠鸟”式俯冲轰炸机一样,“鱼鹰”式鱼雷轰炸机也是使用“风12”发动机的战机,而且也是由沈飞负责研制的。

“鱼鹰”的研制并不顺利,一是人为问题,二是技术问题。

在有没有必要装备专用的水平轰炸机的问题上,帝国海军航空兵的内部分歧是很严重的,就连廖汉翔在这个问题上也拿不定主义。后来,在设计“鱼鹰”的时候,海航提出了一个要求,即“鱼鹰”必须要兼顾水平轰炸机的性能,在必要的时候充当水平轰炸机使用。这不是一个强制技术指标,只是让沈飞在这方面做出努力,如果“鱼鹰”能够达到这一指标,那么海航就不再发展水平轰炸机,如果不行,海航就不得不发展单独的水平轰炸机了!这就是“鱼鹰”遇到的人为困难。

技术方面,“鱼鹰”最大的技术问题就是超重,还有弹药配制所带来的严重问题。“风12”发动机带来的超重问题就已经很严重了,而鱼雷轰炸机将主要在低空飞行,其结构重量肯定会比其他的轰炸机高出不少(大量的承力结构设计)。这两点,让轰炸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