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汉魏文魁 > 第三十六章、遣使赴倭

第三十六章、遣使赴倭(3 / 4)

起码再非自保门户的庸人了;其次,没打小就跟曹操身边儿长大,秦元明就成不了纨绔子弟,才能和志向起码都在中人以上。

就是勋所了解的秦朗,共有三长:一是长相漂亮,气度优雅,即便与当世名士交往也并不显得逊色,这是他老爹、粗胚秦宜禄所根本无法比拟的;二是善口舌之辩,世人都说,太尉诸弟子,“秦元明得其言”;三是为人很孝顺,也没有什么坏心眼儿。当然啦,这孩子也有毛病,那就是太过注重风仪,非锦绣不肯穿着,日常用度也略有些奢侈。

秦朗有时候跟小兄弟们闲聊,也表达过自己的郁闷,说:“设朗早生二十岁,当随先生以折冲诸侯间,为国家立大功也。今诸侯泰半芟夷,徒长口舌,将何所用耶?得无将使蛮夷间乎?而蛮夷岂识吾言之妙?”真是生不逢时啊,我口才再好,又能跟谁辩论去?

这话也辗转传到了是勋耳中,所以这回才想起了秦朗,特意把他叫过来,教训道:“斯行人之折冲樽俎,其要不在口舌,而在洞彻人心。”外交使命第一重要的是了解对方,第二重要的才在于逞口舌之利——我打算派你去出使倭地,你敢不敢去哪?

秦朗茫然问道:“倭在何处?”

是勋展开自己所绘的日本列岛轮廓图,向秦朗大致介绍了倭地的方位。秦朗听说彼国孤悬于汪洋之上,多少有点儿心慌,是勋安慰他说:“固然,海上风浪难测,然自辽东以向乐浪,乐浪至韩,韩至于倭,皆通途也,无须过虑。昔博望凿空,又有匈奴遮道,尚能全身而归,垂范后世,而况使倭耶?”

想当初汉武帝只是风闻有关大月氏的消息,就派张骞往使,当时匈奴遮断了丝绸之路,从陇西前往西域的道路基本上就没有人走过,所以张骞此行被称为“凿空”。即便如此,他历经千难万险,最终也回到汉朝了不是吗?如今从辽东前往倭地的海路,一程程的都常有商贾来往,只要准备充分,搜集完全水文情报,就不大可能遭逢不测之风浪,那你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秦朗请求说:“愿得水师遣舟相送。”我要是乘坐东海水师的大船,要比搭商人们的小船踏实多了。是勋点点头:“吾必有所安排。”

随即综合牛利都所言和自己后世的认知,大致向秦朗介绍了一番倭地的情况,然后问他:“元明其有定计乎?当何以说其来臣耶?”秦朗说偏僻之地、蛮荒之国,估计就跟当初的夜郎似的,坐井观天,不识中国之大,不过好在他们在汉代就曾经受过册封,乃可以此为突破口——“若得水师巨舟相送,以威倭人,弟子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