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汉魏文魁 > 第十二章、尚书空台

第十二章、尚书空台(3 / 4)

出山,他终于让不过去,乃出为宜城长,曹军夺取荆州之后,更为曹操所用,荐为尚书。这人理论上来说,虽属后进,也可以勉强算是曹家之人了。

西汉成帝时始设尚书台,分四曹,东汉光武帝沿用之,并增二曹,共六曹,设令、仆射、左右丞、诸曹尚书、诸曹尚书侍郎、令史等职。尚书分曹理事,所以后来就有妄人附会了,说此乃以“曹”代“刘”之先兆也。

是勋在安邑创设魏家官制,就特意避了这个“曹”字,而改为后世常用的“部”字,分十二部,各命尚书、侍郎,部下尚且分司。不过汉朝官制并没有因此而变,尚书台下仍为六曹。

只是是勋打眼一扫,这缺额也未免太多了吧。按制,尚书台设令一员、仆射一员,左右丞各一员,六曹各有尚书,每曹侍郎六,总共三十六名,此外还有二十一名负责文书的令史——也算是个挺庞大的衙门了。可是现在就我眼前这些,能有二十个人没有?

询问韩暨才知端底,敢情如今的尚书台不但无令,而且无仆射、无左右丞,六曹尚书是齐的,侍郎和令史就连两成都不到——也从来没人想过要增补。再说了,真想当官的都奔安邑去啦,谁还肯来许都坐这种中枢清水衙门?

是勋心中不禁暗骂华歆,你就给我留下来这么一个烂摊子?于是问韩暨:“华子鱼在时,如何理事?”韩暨一摊手:“华公少履台省,无为而治也。”

是勋详细询问了一番尚书台的日常工作,这才明白,真不怪华歆,确实可以无为而治,也没必要再多添人了。东汉朝政归内廷,本来台省之事颇为繁剧,但这种局面维持到荀彧当尚书令的时代,便逐渐产生出了变化——曹操为司空、为丞相,建牙开府,本身就分夺走了一部分中枢权限哪。其后荀彧去职,华歆继任,华子鱼并不见得没有荀文若能干,但他却不打算多干,诸事仰承曹操的旨意,彻底把尚书台给整成了一个空架子。

华歆前期,尚书台几乎变成了一个公文收发机关,地方上和中央各衙署的相关公文,一半呈递相府,一半递交尚书,尚书分拣一下,把哪怕有丝毫牵涉到国事——而非皇帝家事、皇族族事——的,重新打包,照送相府。等到相府处理完以后,大多直接以丞相制命下发,只有不到两成需要“请”旨的,才返回尚书台。然后尚书台就照抄一遍相府的处理意见,制诏颁布。

这活儿可有多轻省,哪儿还用得着三十六名侍郎再加二十一名令史啊,有七八个人就足够干了。

而等到曹操受国安邑,情况却又不同,因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