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米格1.42(2 / 4)
设计师拉季斯拉夫·别利亚科夫,带着设计局的主要人员,开始了项目计划,设计代号米格1.42。技术验证机代号米格1.44。
飞机的气动外形,依旧来自苏联中央流体和气动力学研究院,他们建议米高扬在新一代作战飞机上应用全动鸭式布局,从而放宽静稳定性、提高结构强度和改善升力系数。
按照着中央流体院的意见,米格1.42的外观被确定下来。近距耦合鸭翼、无尾三角翼、机腹多波系可调进气道、双发、双垂尾的气动设计。
主翼有前缘机动襟翼,后面有襟翼和副翼;鸭翼前缘根部设计有锯齿;带有垂直安定面的双垂尾外倾15°,安装在主翼向后延伸的尾撑上;尾撑末端和腹鳍都存在可动偏转翼面,垂尾距离很大,可以避开鸭翼和边条引起的涡流。
更加特殊的是,垂尾和发动机喷口之间还有水平控制面,在大迎角时依然可以保持横滚控制,上面的垂尾和下面的腹鳍可以把气流兜住,加强这两个控制面的作用。
腹鳍的后半部是活动的控制面,也用来在特别大迎角时控制偏航。
全身的控制舵面,多达18处!除了用电传操作之外,没有第二种方式可以控制得了。同时,这也是苏联战机第一次采用鸭式布局。
除了这些之外,米格1.42也很重视隐身性能,机体大量采用复合材料和综合红外特征控制技术,机腹的进气道采用独特的设计和吸波涂层。所有的机载武器可全部挂在机腹弹舱内,降低了回波面积。而且,座舱盖也采用了金属镀膜处理,用于遮挡雷达波。
整体性能先进,同时,动力方面也是不俗,通过采用留里卡·土星公司在AL-31F发动机基础上研制的AL-41F发动机,最大加力推力175千牛,推重比超过10,保证了这架战斗机可以做不打开加力的长时间超音速巡航飞行,高空最大巡航速度超过达2.6马赫,超音速航程达2000公里,亚音速航程超过4000公里。
与其说是与美国的先进战斗机较量,倒不如说是米高扬设计局憋着一股气,要把苏霍伊设计局给压下去,在战斗机的领域,米高扬设计局才是第一!
在这第四代战斗机的领域里,苏联已经迎头赶了上来,历史上,83年开始初步设计,88年米高扬设计局的1.42设计方案被批准,89年米高扬设计局完成了全套图纸的设计工作,并开始了首架战机的生产。94年,米格-1.44战斗机进行了第一次地面高速滑行试验。
而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