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数字电传(2 / 4)
负责人的。
听到宋文骢的话,姆哈马德突然在脑子里冒出一个人来,说道:“你们这里,不是有一个叫杨伟的吗?”
杨伟,后世鼎鼎大名的一个人,因为,他是成飞的顶梁柱,也是歼-20的总设计师!
1963年生,85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力学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同年分配到中国航空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工作。现在,他才刚刚进成飞一年,资历尚浅,只是一个新的研究员而已。
但是姆哈马德知道,这是一个年轻的工程师,同时也充满理想和抱负,而且有刻苦钻研的劲头。当年,在研制歼十的时候,他是电传飞控系统的组织者和开拓者。在国内无任何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他在查阅、摸清、吃透大量技术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带领其他技术人员,开展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实施全系统数字仿真和原理试验,最终确定了方案、闯过了难关。当年歼十试飞的时候,第一次飞行,就是静不稳定的,而在整个试飞过程中,没有一次因为飞控的原因而坠机。
后来,他成为了双座歼十,外贸的超七,以及新的歼-20战机的总工程师,成为共和国天空的战机制造专家,正是因为有了他,才有了后世的强大的自研战机。
现在,姆哈马德提出这个人来,虽然有些突兀,但是,姆哈马德只要找个借口就行了,比如,通过己方在这里的研究人员,得知了这个杨伟非常优秀之类的。现在,成飞最需要这样的人脱颖而出。
“你是说去年分配过来的那个研究生吗?”宋文骢说道:“他的确很有钻研的劲头,但是,他毕竟太年轻了,今年才二十三岁。”
连杨伟的年龄都知道,看来宋文骢对杨伟这个人,印象也是相当深刻。
“新的战机研制,需要年轻的血液。”姆哈马德说道:“现在,国外的三代机,已经满天飞了,苏联,美国,都已经有自己的三代机,而欧洲也在积极地准备联合研制,我们想要实现跨越发展,就要大量地使用新人,虽然他们的经验不丰富,但是他们有刻苦钻研的劲头,而且,善于打破常规,我们的三代机,需要这样的人。”
宋文骢点点头,向旁边的人说道:“把杨伟叫过来。”
这种会议,根本不是刚刚分配过来的一个研究生能进来的,毕竟,连主席都在这里。
邓公很有兴趣地看着进来的那个年轻人,因为见到了自己,显的非常激动。
“杨伟啊,你的名声很响嘛,连咱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