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高丽来使(一)(2 / 4)
,书籍都没有,如何能有困难内容?”一个儒生突然道。
“赵兄说的不错!科举中即使加入实学,应该也非常的简单!我们应该能够应付!”
“我看我们这些天可以去学一些简单的算学、农学,将来好应付科举。”
“只能这样办了!”
四人议论了许久这才散去。
※※※
山海关以南,这里有一支十万人的生产建设兵团存在!
这里本来是一片荒芜,不过生产建设兵团到来之后,这里已经有了无数的村镇、农田!
青年们白天种田,晚上则是聚集到一起学习识字。
他们中也有一部分人乃是书生出身,不过生产建设兵团中很少讲一些高深的儒学知识,即便讲也仅仅是论语、诗经等等。
也有一些青年自己学习,读一些较为深奥的史书。
教育、科举变革的消息也已经传到了生产建设兵团之中!
“陛下加入实学是应该的!儒学仅仅是一些为人处世之道,学了那些固然不错,可是实学却是实实在在的学问,对于务农、经商都大有好处!”
“不错,自古以来少有读书人学实学的!读书人读书仅仅是为了升官发财,真是荒谬!现在陛下将实学加入学堂之中,天下人读书不再是为了当官,而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处理世事,这才是正道!读书本来就不应该只为了做官!我还听说陛下改革科举,从今以后不再以科举定终身,科举之后不再是官员,而是先从吏员坐起,如果做得好,如果真的有才能,这样就能高升!如果没有才能,没有本事,那即使科举的再好也难以当官!”
“听说有不少儒生反对陛下,那些儒生心中只考虑自己,从来不考虑世人!学了儒学就可以高高在上吗?我看不是这样!”
青年们也在议论纷纷,也有一些青年对“科举”感兴趣,准备参加即将到来的科举考试!不过科举的具体形式,他们仍旧不太清楚,现在一切只是猜测,他们唯一知道的是科举将会和以前完全不同!以前科举分为童生、秀才、举人、进士,需要一步一步去考,而将来的科举可能已经没有那些划分,只要通过科举便能进入官府之中当差!其实赵谌的科举已经类似于后世的公务员考试,规定了考试年龄,提前列好了相关的职位!这样一来,官府的吏员素质必然会大大提高,而现在朝廷缺少官员,从吏员之中再选拔官员,将来官员的素质也会超过以往。
※※※
民间议论纷纷,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