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变革(二)(3 / 4)
头的钱家,向钱家人询问种田的法子!”远处有一个年轻人冒雨跑了过来,之后冲着这些人道。
“还有这样的事情?他们询问这个做什么?”老农惊讶的道。
“我听说朝廷要编写农书!”年轻人道。
“哦!”老农点了点头。
中国古代农业方面的书籍很少,即使有也脱离大众,大部分都是一些奇思妙想,不接地气。
“朝廷很快要在全国各个州县开教育、办学堂,到了那个时候,学堂里面的学生也要学习农学!”年轻人道。
“学堂里面的学生学习农学?”这一下子老农呆住了。
“你这是胡说八道吧?学堂里面学的都是圣人之学,怎么会学习农学?”
“是啊!什么时候学堂可以学农学了?我长这么大,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事情!”
周围人七嘴八舌道。
“绝不骗你们!这学堂和以前的学堂也大不相同!这些学堂里面的老师都是朝廷供奉,家里贫寒的学子都可以入学!不过那官员说朝廷钱财有限,一开始的时候公办学堂的数量不是很多,但是渐渐的会越来越多!一开始的时候,只有一些家境贫寒的学生才能进入公办学堂,其余的仍旧在私塾!但是不论是公办学堂或者是私塾,都要学习农学!据说加入农学乃是陛下的旨意!陛下说,他要用几十年的时间让天下孩童都可以入学,而且今后进入学堂不仅仅是为了当官,更多是为了增长学识,可以用于实际!”年轻人道。
“这……如果不是为了中举当官,谁去上学?”老农摇头道。
“老刘头,话不能这么说!我们的孩子能识字,能够通过书本增长见识,这也是不错的!而且,那公办学堂中根本不需要花钱,只要每天带着吃食过去即可。”年轻人道。
“不用花钱,还有这样的好事?”老农惊讶的道。
“据说是陛下将农学称之为实学,今后这科举也要考实学!陛下说了,如果只读圣人之书,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明事理,如何能够治理地方?”年轻人又道。
“陛下这话说的不错!我就不明白一些读书人什么都不知道,他们到底是靠着什么来当官?难道懂得几句之乎者也就能当官了?想想也不对啊!”老农这一次赞同道。
“不错!如果官员懂得如何种田,定然能够更好治理地方。”
“以我看来,这实学比儒学顶用的多。”
周围的农人议论纷纷,对于科举考试加入实学,他们倒是非常